2)第十六章:西方之佛,原来是我_诸天从陆小凤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妨说来听听。或许我能助你也说不一定。”

  观海僧人犹豫片刻,道:“小僧在出寺之前,家师曾说过一句‘佛在西方’。但小僧这一路西行,却未曾见佛,是故心有疑惑。”

  玉连城目光闪烁,指尖轻轻敲击桌子,神容间带着思索之色。

  过了片刻,他徐徐道:“岐山大师是佛门高人,自是不会无的放失,必有其目的,我倒是有两个推论,你想不想听一听。”

  观海僧人精神一振:“小僧洗耳恭听。”

  “你从烂柯寺而来,这一路西来,可曾做过善事,行过善举?”玉连城微笑道。

  观海僧面露羞愧之色:“小僧这一路只为寻佛,虽做过善事,行过善举,但大多都是顺手而为。甚至有时见世人疾苦,但因担心耽搁时间,也视若无睹,实在有愧师父教导。”

  “你这和尚倒是老实。”

  玉连城呵呵笑了笑:“佛在西方,你一路西行,只要做过善事,行过善举,那对于被你帮助的人而言,你就是佛,佛就是你。”

  观海僧浑身一颤,眼中流露不可思议之色:“这、这……”

  “至于第二个推论,按照大乘佛法的理论,众生皆可成佛。”

  玉连城拿起茶杯,浅浅啜了一口,继续道:“你这一路上遇到的人,都是佛。有人行善,他们是现在佛。有人为恶,他们是未来佛,需要你的引导。岐山大师让你一路西行,让你一路寻佛,实际就是让你见天、见地、见众生。”

  观海僧彻底被震撼,深深呼吸了一口,站起身,双手合十,躬身一礼:“多谢玉先生为小僧指点迷津。此时此刻,玉先生对小僧而言,便是佛。”

  玉连城哈哈一笑:“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忽然,他眉头一扬,长身而起,微笑道:“我再教你一个道理,佛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也有明王忿怒之相。”

  说罢,向书墨厅外走出。

  观海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疑惑,忙跟随玉连城脚步而去。

  ……

  莫山山虽曾和观海僧有过数面之缘,但并未同玉连城一起去见观海僧,而是向临山崖的草庐而去。

  先前玉连城助她书写神符,让她多出许多感悟,此时正是要回去闭关消化一番,以期能够尽快成为神符师。

  “美丽的姑娘,你好,你的美丽,比天上的太阳更加耀眼。”

  就在莫山山路过墨池时,一道人影挡在了莫山山面前,双手合十,用最诚恳的语气赞美着。

  “你是……”

  莫山山定住身子,眼眸微微眯起。

  眼前僧人约摸二十多岁,模样清俊,身上穿着一件破烂却被洗的干干净净的僧袍,脚上穿着一双草鞋,草鞋边缘已经快要烂掉。

  “小僧悟道,乃悬空寺讲经大士之徒。”那名为悟道的和尚双手合十,看向莫山山的眼光充满了灼热之意。

  “原来是悬空寺的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