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 城里山中(上)_余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孙老爷子西去,到以刘海为的三省不再阻拦宰辅大人的新政,陵安朝堂算是恢复了以往的祥和,不再出现朝堂之上众臣相争的局面。

  朝堂之上,这些日子的议题大多便是宰辅大人一系的官员提出来的,老旧一派虽说是不再阻止新政施行,但大多也不愿同宰辅一系的官员讨论新政如何施行。

  倒是刘海,对于宰辅大人提出的每一项新政,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散朝后,礼部员外郎宋师道与宰辅一系的一些官阶不高的官员有说有笑。

  从皇城鱼贯而出的百官,见到这幅场景,大多冷笑不已,其中除了原本老旧一派的官员之外,就连家世显赫和宰辅一脉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众所周知,陵安朝堂上的党派斗争很多,但最主要争的,还只有两种。

  一种是新政和旧政之争。

  宰辅大人自从高居宰辅之位开始提出新政,便和孙老爷子争斗到现在。

  直到初春,和宰辅大人斗了一辈子的孙老爷子终于西去,这场新旧之争才以宰辅大人的胜利落下帷幕。

  而第二种,便是自从大楚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一对争斗——贵贱之争。

  在陵安为官虽说有很多种,但是真正要分,就只有两种,一种是世家大族门阀出身的官员,第二种便是出身寒门的官员。

  虽说大楚对于官员的录用都是取决于朝试,但凡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哪个不是饱读诗书,就只有那些实在不争气的子弟才会被荫补一些看起来官阶不低的闲职。

  真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便会通过朝试入朝为官,到时候满朝都是亲旧,爬升的度比寒门出身的官员,可不是一点半点。

  因此在朝堂之上,寒门官员看不上有关系的世家官员,而世家官员则是直接看不起门第不高的寒门官员,长此以往,两方之间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止过。

  不过再怎样说,世家大族在朝堂之上的底蕴却远远要比寒门官员深厚得多。

  以六部为例,除去兵部尚书王同现,其余五部尚书便除了六部中最在朝堂之上没有话语权的礼部尚书吴离之外,其他四位尚书,竟全然都是出身世家大族。

  ……

  ……

  宰辅大人散朝之后便一头栽进疏谏阁,与几位支持新政的官员一起讨论新政的细节。

  疏谏阁位于皇城旁,是独立的一栋楼,平日里除了到处守卫的禁军之外,还有不少隐藏在暗中的高手。

  疏谏阁是宰辅大人处理政事的地方,除了皇帝陛下必须亲览的政事之外,每一项政事都需要疏谏阁加盖大印之后,才有可能实施下去。

  在疏谏阁内,礼部尚书吴离看着身旁的邢部尚书白与书,轻轻开口说道:“白大人,我一直没有想到,你出身门阀,却不与他们相同,反而是看的如此明白。”

  出身世家大族的白与书正翻看着《楚律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