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9明悟_红楼炮灰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说林招娣一心两用,在背地里偷着乐,上面的皇帝却对林黛玉很有些刮目相看的样子。(

  没错,听见林黛玉拿林招娣的教导开头的时候,皇帝是很不高兴的。觉得林黛玉有些不厚道,居然抢姐姐的功劳。但是,皇帝很确信,后面的那些话是林黛玉自己琢磨出来的。皇帝赐下的嬷嬷们可不是来林家做摆设的,她们跟着林招娣林黛玉姐妹进进出出,凡是她们听到的看到的,都要密折上奏。她们监视着林家也监视着贾家。

  再想想林黛玉毕竟是个小女孩,看看她那娇弱的模样,想想她才一丁点儿的年纪,想必心里也是紧张的。皇帝也养过孩子的,不说幼时的太子经常会把“父皇说,父皇说”挂在嘴边,就是那些皇孙们也会把“我父王说”挂在嘴边。林黛玉到底还是个孩子,又是自幼丧母,在姐姐的教导下长大的,在御前才会拿姐姐的教导作开头也情有可原。

  而且林黛玉的这个法子虽然看着稚嫩,却也不是没有运作的空间。作为一个君王,的确对那些世家们是又依赖又忌惮。如果真的能够削弱那些世家们的影响力,那怕是付出一点子代价,皇帝也是愿意的。

  至于户部尚书说的,怕百姓们都去了作坊做工导致粮食减产一事,皇帝心里并不是非常担心。毕竟眼下已经有了红苕,麦子一亩才收多少?最多也不过是两百斤而已,这还是上等好田。而红苕呢,那怕是下等田,一季也能收个两千斤。红苕一年少说也能够收个两季,麦子却只能收一季。各地官府只要在自己辖地的官田里种上百余顷,就可以保证当地百姓的口粮。只要下面的人不阳奉阴违得太厉害,以红苕需要的时日比麦子稻谷短的特性,以红苕的高产易储存的特性,自然是不用担心灾荒的。

  如此算来。种植红苕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皇帝到底是权力圈里最顶尖的人物,一下子就想到了无数的念头。他可不是林招娣林黛玉这样的小女孩,作为君王,皇帝可是很快地就想出了一大堆的对付那些阳奉阴违的世家的法子。

  不错,这红苕的确会是一把利刃,而将此物发挥到极致的。必定是他,这位万乘之君。

  杨太尉在边上憋了半天,终于开口了:“这红苕如此高产,就是不知道耐不耐寒?能不能在边关耕种?”

  林招娣看着对方的衣饰,揣度着对方的身份。看着却道:“这晚辈就不知道了。只是种在边关的话,晚辈担心会被敌国的探子给摸了去。”

  杨太尉道:“这就不用你担心了。如果这红苕在全国推广的话,迟早是会被番邦给知道的。倒不如在边关屯田。保证边关将士的口粮。”

  皇帝一听,道:“怎么,边关将士的口粮不够么?”

  杨太尉道:“启禀圣上,何止是口粮不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