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柔克刚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庭坚《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

  ……

  白复摇摇头,道:“剑太刚硬了,模拟不出毛笔的特性。吴道子的兰叶描,充分利用了毛笔的中锋和侧锋,并在两者间灵动转换,所以同一根线条粗细变化,随意翻卷,如同风动兰花叶。”

  想到这里,白复摇动桌案上的紫金铃,让茶侍取来一柄拂尘。白复手持拂尘,真气吞吐,拂尘俨然变成一支大号狼毫笔。

  数日的潜心临摹,让白复掌握了吴道子“吴带当风”的笔触,使用粗线条时,落笔要沉,速度要缓,力道要重;反之,用笔尖勾扫,速度要快,力度要轻……

  白复沉吟片刻,手臂一卷,将拂尘挥舞开来,白复衣袂飘动,仙风徐徐,动作遒劲洒脱。

  腾挪闪躲时,拂尘一卷,天丝飞扬,宛若风来。一张拂尘丝网,能同时将五六柄兵刃绞锁。

  一笔扫出,如虬须飞动,势不可挡。拂尘丝扫过屋内青铜香炉挂,竟将手臂粗细的铜柱扫出丝丝裂缝。拂尘一甩,拍在翘头桌案上,竟将紫檀木做的桌案砸成齑粉。

  拂尘丝虽然柔软,但力道注入,霸道强悍之力不亚于铜锏铁鞭,尤其是拂尘尾梢,一扫而出,能发出音爆之声,可怖至极。

  白复想起当年高力士捉拿自己之时,一柄象牙拂尘竟能克制自己的长剑,委实强悍。

  关键是力量的运用!

  据王忠嗣师父说,高力士的先天罡气,极其霸道,隔空击出,能将宫中储水救火用的大铜缸洞穿,满缸之水从破洞中哗哗流出。

  剑魔独孤素和女皇武曌曾道,八鼎真气乃是盘古开天之力,乃是天地创世的玄力。

  白复心道,若这两位尊者所言不虚,自己的巽坎真气应比高力士的先天罡气高出不止数筹。但自己显然暴殄天物,在力量的应用上,自己仅将巽坎真气的玄力释放出二三成。对这种玄力的运用,还需不断摸索。

  白复多年临摹欧阳珣、王羲之、张旭等人书法,甚至将其转化为剑招,剑法展开,缥缈逍遥,神鬼莫测。

  但白复对书法的体悟,仅停留在剑招层面,白复从未想过还能将笔触变成这一点让白复恍然大悟,运笔的浓淡如同攻守和虚实,即便是防守,即使是虚招,也应是巽坎精纯真气全力一击,差别是瞬间调动真气的多寡,而不是允许丹田内喷涌出纯与杂两种真气。

  领悟到了这一点,白复落笔爽利,“笔墨一致”。招式与气劲相互映发,调和一致,鲜活灵秀,虚实变幻,变化多端,

  ……

  在青鸾公主眼中,白复的拂尘使得出神入化,时而如擎天巨椽,时而如铁线一缕,变化多端,神鬼莫测。

  ……

  青鸾公主没想到白复竟有如此功夫,大为惊讶,道:“怪不得他们都说你是天纵之才,能从画中悟出绝世武功,让武道攀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白复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叹道:“我少年时,在青城学艺。师父除了教我武功,还教我许多跟武功无关的东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花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青城每半年就有一次武学考,每次比剑较量,我都会输给几位年龄相仿的师兄弟。

  我常跟师父抱怨,只想学武功,不想学其他。只想打败对手,赢得比赛。每到这个时候,师父就会语重心长劝慰我。

  后来年纪渐长,才明白师父的一番苦心。天下诸学,很多都是童子功。若没有幼时良好的筑基,武功练到一定阶段,做不到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就很难再窥天道。

  可惜当我明白这个道理时,师父他老人家却已仙逝。师父在世时常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现在想想,人生要是能够重来,该有多好……”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