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61章 帝王将相皆谦让_大明疯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过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孙承宗连忙点头道:“是啊,微臣看了皇上的退位诏书,猛然意识到,微臣也老了,这南大营总督的重任微臣也担负不起了。”

  呃,他这头带的,人家是争相效仿啊!

  这南大营总督之位人家竟然也要让出来!

  泰昌一看孙承宗满头的白发,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这镇南王好像也八十多了,人家辛苦了这么多年是该退下来享享清福了。

  他颇有些无奈道:“那你觉得这南大营总督交给谁比较好呢?”

  孙承宗毫不犹豫道:“皇上,您觉得晋国公如何?”

  泰昌还以为孙承宗会提拔手下亲信祖大寿呢,毕竟这员大将因为要在新荆州府坐镇,没有参加最后的大决战,所以爵位没得到晋升。

  不过,曹文诏也因为曹变蛟的关系没有封王,其实也有点委屈。

  毕竟,这最后的决战人家是参加了的,而且也立了大功。

  但是,曹家如果封两个异姓王又有点过头了,所以,他只册封了曹变蛟,并没有册封曹文诏。

  看样子孙承宗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先把南大营总督之位让给曹文诏,给人家一点安慰。

  行吧,你能为大家考虑,朕也为你考虑一下。

  泰昌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那行吧,这南大营总督就让文诏来,另外,朕再进封大寿为一等宁国公。

  他虽然没有参加最后的决战,接收和看守那么多的俘虏也功不可没,是朕疏忽了,等下朕就给他补上。“

  哎呀,皇上简直体贴入微啊。

  孙承宗不由感动道:“多谢皇上恩典。”

  泰昌微微摆了摆手,随即郑重道:“稚绳,这南大营总督的重任你可以卸下来,有件事你还得帮朕担着才行。”

  孙承宗连忙拱手道:“皇上请吩咐。”

  泰昌细细解释道:“是这样的,朕准备组建一个长老会,也就是召集大明勋贵中的长者、老者、威望高者一起来监督新皇的治国成效。

  你作为文武群臣和勋贵中的长者,这个责任你得担负起来。”

  啊?

  监督皇权!

  孙承宗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这样好吗?

  历朝历代好像都没这规矩啊!“

  泰昌坚定的道:“皇权是重要,但传承更重要,如果出了个无人能治的昏君,大明就完了!

  当然,长老会也就是起个督促作用的,不是天天找皇帝麻烦的。

  当皇帝的只要当得好好的,长老会就不用插手。”

  好吧,皇上如此坚定,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很快,泰昌就把长老会的成员和章程定下来了。

  大明长老会总共十三个成员,包括他这个即将退位的皇帝,六个异姓王和六个国公。

  六个异姓王分别是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曹变蛟、徐光启、毕懋康。

  六个国公分别是袁可立、戚金、张维贤、王徵、宋应星和曹文诏。

  这十三个成员除了退位的皇帝是固定的,其他还都不是固定的,如果哪个成员年事已高实在无法胜任了又或者逝世了,替补上来的那都要经过其他十一个人的举荐和商议才能定下来。

  长老会不但肩负监督皇权的重任,还负责所有勋贵的任免,也就是说,如果有哪个勋贵胡来,长老会也可以罢免。

  这一下大明勋贵和皇族就通过长老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与国同戚。

  长老会组建起来之后泰昌就把皇位让给太子朱由校了。

  新皇登基,改元永盛,泰昌也干脆的很,直接就把乾清宫让给了永盛,并且带着一众嫔妃、宫女,包括曹化淳、刘时有等宫里掌权的太监一股脑搬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泰昌号上。

  不过,他还没办法就此去游历天下享清福,很多事情他还得帮新皇或者说新太子好好规划一下才行。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