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标志性事件_女秘书仕途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出人意料会有哪些情况?”杜秀青示意一直站着的丁光义在自己的面前坐下来。

  丁光义拉了拉椅子,在杜秀青的正对面坐了下来。

  “杜书纪,说实话,我不是专业做新闻的出身,但是从市委宣传部到余河宣传部,这几年,也是很有一些心得。”丁光义说,“新闻,给人的印象,容易以偏概全,民众不知道你这个新闻背后的故事,只能从你所刊载出来的画面和文字进行粗浅的解读。这就是中国的民众为什么那么容易被误导。有时往往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经过新闻报道后,立刻被放大,然后引起了轰动和波澜。如果这个轰动和波澜,带来的是好的效应,我们当然达到了目的,就是起到了正确的誉论引导人,这是我们需要的。但是,如果草作不好,也会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而一旦出现了那样的局面,我们再要来扭转,可能要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都无法挽回,就这是新闻的双刃剑效应。所以,我们尽量利用媒介,来做正面的宣传,何况现在是网络的时代,有些事情一旦被网络推开来,那个巨浪和影响,不是我们能挽回的。两打两建的事情,想必杜书纪也一定不会忘记。本是余河的小小事情,通过网络放大后,变成了一个地方的标志性事件,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丁光义第一次这样坦率地和杜秀青谈话,这是杜秀青没有料到的。

  他的话杜秀青虽然不全信,但是说得也是很中肯。对于新闻媒体,把控得好,就是为自己所用,把控得不好,就会引火烧身,这个她也知道。

  这次的特困户慰问走访,镜头所触,确实都是凄惨的画面,按她的意思,就是要通过媒体的宣传,让余河人明白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还有这么多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穷苦弱势群体,希望能唤醒大家的良知,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给这些人关心和帮助。但是,丁光义的话,让她对自己这样的一厢情愿产生了怀疑,是不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这样的画面,传递的是不是这样的信息?民众的解读,是否和你的想法相吻合?如果真的像丁光义说的,适得其反,是不是真的成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丁部长,你的话很有道理。媒体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把控得好,如人所愿,把控不好,适得其反。关于这次的走访慰问,究竟该如何刊发,从你的角度来看,该如何草作?”杜秀青改变了语气问道。

  “杜书纪,我丁光义就实话实说了。”丁光义看着杜秀青说,“我认为完全刊发这样凄惨的画面影响不好,会带来不利的社会影响。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这么大规模的走访,不应该写得太细,应该做成新闻综述,把这件事情综述完整,再截取几个有代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