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九九章 回归_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产力的不足,各地方的开发不足,也严重限制了发展速度。毕竟就算到了现在,百姓们也还没有吃饱呢,这都是他发展了二十多年的结果,所以难度要更大一些。

  不过对他来说,简单和难,有差别,但不大。

  终于,王言登上了祭坛高处。厚重的大鼎之中,燃烧着熊熊烈焰,一面面的旗帜迎风翻飞。文臣武将,穿着华美的礼服。身着鲜艳甲胄的精锐士卒,持戟肃立。

  这是一种独属于中国的厚重,这厚重中,凝了祖辈上千年的血与智慧。

  礼官主持着仪式,王言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由着摆布的机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代代发展下来,很多事都有固定的仪轨。要说有多大的用,那是不会的,但却代表着历史的传承,文明的延续,这就是最大的作用,不可或缺。

  祭告天地以后,王言正式登基称帝,由郭嘉念诵第一道圣旨。在念完了以后,祭坛下方的传信兵,会带着圣旨前往各地,布告天下。

  由贾诩念诵第二道圣旨,这是对于文武百官的封赏。当然,仅限高级文武,地方官不在此列。那人数也太多了,念不过来。

  早年追随至今的文武,全都是开国公爵,各种的加封。文官如郭嘉、贾诩、管宁等,武将如廖化、黄忠、赵云等,吕布都被封了国公,还有最早在黄巾时就已经跟着的张武也成了国公。当然还有刘备三兄弟,这是带着一方势力相投的,给个国公也是正常。

  开国公爵的获封人数并不多,只有三十余人。

  剩下的就是郡公、县公,以及郡侯、县侯、乡候、亭侯之类的,大大小小封了一千多人,很多人都没有在场。

  诸葛亮并没有封国公,甚至公爵都不是,只是个郡侯。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资历浅,功劳也只有拿下了江关一项。比起封国公的那帮人来说,廖化平定三千里草原这个太牛逼,就是吕布这个有名的二五仔那也是转战南北战功无数,诸葛亮的功劳实在不够看。

  不过说起诸葛亮,在战事结束之后,诸葛亮曾向王言举荐贤才,便是庞统、徐庶,以及与他相交的一大票南阳隐士。

  诸葛亮年轻气盛,他上书自荐。但是徐庶、庞统都没那么干,就是安稳的当着官,基本跟诸葛亮差不多的升迁轨迹,这帮人都是有能力的。王言培养出来的百姓子弟,能力确实逊色许多。不过这也正常,都是天资聪颖的人么,有天赋在的。

  但是百姓的基数大,这么多年下来,也不是没有能人,相反还多的是。洛阳的所谓京官,绝大多数都是百姓子弟,这是一层层爬上来的。封赏的各种公侯,同样也是绝大多数都是百姓子弟,这就是实打实的证明。

  王言也没有格外的去关注这俩人,有能力的人早晚都会上来。

  至于其他的所谓隐士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