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身份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在钟观光听天由命的时候,杨锐却在11月13rì南非到纽约的邮轮上,很多事情让他不得不去到美国,而且是在rì俄战争之前。洛伦索马贵斯的事情已经交代好了,军校的已经有了初步的次序,开始有规则的运行,虽然九月底的时候从王季同又从沪上派来了五十多名学生,但也很快安顿下来了,军校虽简陋,但是却很有生气,初来的学生都很兴奋,但没过多久几天就被越野跑和夜间紧急集合折磨的奄奄一息了。

  和学生们同来的还有章太炎邹容还有蔡元培的信,他们都已经加入了复兴会。蔡元培的信里主要是数落他不辞而别。章太炎和邹容则写了两首诗送给他,章太炎的比较难懂,邹容的更为通俗感人。

  我兄杨竟成,觅剑斩妖龙。

  并世无知己,吾生苦不文。

  一朝沦地狱,何rì扫妖氛?

  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

  杨锐把整首诗都抄录下来,贴在自己的书桌上。此时章太炎和邹容的案子还没有审理完,还被关押在老巡捕房,蔡元培在学社分离之后愤而出走,听闻苏报案发之后,又在八月初回到了沪上,在王季同的安排下已经入会了,仍然担任中国教育会会长一职。到此时,复兴会的几大体系已经有了雏形,杨锐负责军事,钟观光负责经济,王季同负责内务,蔡元培将负责人才培养、章太炎负责政治文化宣传,如果华封先生能入会负责军工的话,那整个体系就很完整了。

  在杨锐还在海上的时候,美国的各大报纸都在首版位置刊登了美国对满洲贸易的文章――前几个星期麦克尼尔收到了杨锐的信件,里面有一些新闻稿,要求他务必要把这些稿件刊登在各大主流报纸上,同时要求他联络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国的棉花及纺织协会等类似机构,并把一些文件寄过去。

  按照对东北局势的判断,能推动通化铁路的力量只有rì本和美国。rì本是不被接受的,因为战后那些地方基本都是他的势力范围,这条铁路等于在他的碗里抢饭吃。能适合的只有美国,而真正要撬动美国的光靠那份给běijīng公使的报告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了解到的消息,上个月中美商约谈判刚刚签字,清廷允诺开放的口岸为奉天和安东,谈判拖拖拉拉很是艰难,要让筋疲力尽的使馆人员再去谈一条不属于本国的铁路估计兴趣不大。钟观光只是敲个门而已,真正能促使开门的还要从美国国内着手。

  一时间,舆论都开始关注占到整个美清贸易一半份额而且还在每年递增30%的满洲市场,杨锐拟定的标题是《对清贸易的阿喀琉斯之踵――东清铁路》,文章指出不管俄rì间谈判或者战争是什么结果,对于美国而言都会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