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借不过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杨锐想在理论上让德国人重视潜艇之于海权的作用,使其改变之前轻视潜艇的观点。===但很显然,他是错误的!在一个所有君王都为马汉海权论痴迷的时代,威廉二世当然也不例外,并且因为俾斯麦下台之后德国政府连续多年的外交失败,皇帝的才能、皇族统治的合法性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再此情况下,大张旗鼓的建造一支大舰队以凝聚民心,是威廉二世的最佳选择。即便是杨锐所说的是正确的,即便潜艇被证明真的有效,霍亨索伦家族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也不会改弦更张,不造无畏舰而去造小不起眼的潜艇。

  杨锐的话亨利亲王听后微微皱眉,他只认为中国人夸大了潜艇的作用,最少,没有一支舰队那么北海沿岸是无法保卫其安全的。杨锐也看出自己所说的话德国人根本听不见去,可他毫无气馁,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料想的结果。虽然他并不完全了解德国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可他知道德国人现在不造无畏舰转而造潜艇是不可能的。这其实正是他敢劝诫的原因,德国船厂的产能是有限的,真要德国造潜艇,那中国潜艇放哪里造。

  他之所以这么说,只认为亨利亲王德皇亲近的人,现在在其心中播下潜艇重要的种子,那么当来日和日本开战的时候,亨利亲王会从中国运用潜艇的战例中,再次回味他今天说的这些话,从而使得德国在战争中早一些重视潜艇。以让英国更加虚弱,一战进行的更长。

  在充分消化完杨锐话语之后,亨利亲王在德雷克、黑乃尔上校、以及自己的随从耳边低语几句。而后对着杨锐说道,“阁下,我希望您能允许他们去靶船那边看看那条鱼雷。”

  “当然,”杨锐明白他想支开这些人,“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鱼雷可供他们试验,如果速度放得慢一些,那么鱼雷可以航行很久。他们能充分的了解鱼雷的性能。”

  “您真是太慷慨了,非常感谢。”亨利亲王站起身微微鞠躬表示谢意,心中对于杨锐好感忽然间直线上升。他看得出,中国人是准备把这种鱼雷技术转让给德国。

  杨锐看到他如此感谢只是好笑。他虽然不知道:历史上在朗之万振子发明之后,因为大块水晶的稀有,欧洲市场上的石英晶体被抢购一空。就连地质博物馆和珠宝店的石英晶体也被各国政府搜罗而去。直到二战前夕发现可以培育的酒石酸钾钠晶体之后,晶体缺乏问题才被解决,当然最终完美解决还要靠1950年左右发明的压电陶瓷,但实验室告诉他,全世界现有的石英晶体最多只能制造两千枚长吻鱼雷,而按照石英矿的现有产量,每年可供制造的长吻鱼雷的数量不会超过五百枚。

  以实验室的观点是,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