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 不够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芮恩施本来也猜到了应该是东北战场获得了胜利,但却没有想到是彻底围歼。二十万人啊,就是二十万头猪也不是五十多个小时能解决的。

  美国人狐疑间,杨锐再道:“或许我乐观了一些吧,但目前的情况是俄军总司令官萨姆索洛夫上将前日中午受伤之后自杀;西伯利亚第一军团司令官米西琴科中将也在前天中午被俘虏,第一军团或投降、或消灭,已不复存在了;第二军团虽未全部放下武器,在司令官连年卡姆夫中将的指挥下还想抵抗,但该军团已被包围于东清铁路以西、辽河以东的狭小区域里,考虑到俄军随军的食物不是很多,所以,明天或者后天,如果他们不想饿死的话,只能投降。”

  “哦!上帝。”芮恩施低低惊叹了一句,他无法想象三天时间歼灭二十多万军队是怎样一番情形,这到底是中**队太强大,还是俄军太糟糕,还是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

  “总理先生,请容许我再次祝贺贵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围歼敌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芮恩施再次祝贺道。就目前的形势看,中国的胜利就是美国的胜利。

  “非常感谢!”美国人客气,杨锐也不得不客气。接着他开始说莫菲特中将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也可以说是好消息。昨天晚上巡洋舰舰队驶出舟山军港,准备对日本实行海上破交作战,但是不幸的是。在旗舰肇和上的海军见习军官当中,有被日本人收买的革命分子。他们企图刺杀莫菲特中将和程璧光少将……”

  杨锐一说海军,再说不幸。芮恩施的心就提了起来。要知道在整个中美合作中,海军是最为重要的项目,过去几年当中,因为海军而产生的贸易高达上亿美圆,特别是中国政府建设大海军上的决心――虽然中国向德国订造了一百艘潜艇,而不是向美国,但潜艇确实不是美国造船的强项。同时以此作为推断,既然潜艇都能造一百艘,那战列舰能造多少?巡洋舰又将造多少?

  虽然中国购买了许多巨型设备。建造了几个大型造船厂,但是大型军舰的不是说造就能造的,对比日本,其军用造船厂在建造几十万吨军舰后,也还是不能很好的建造战列舰。中国的造船业还很稚嫩,没有八到十年的磨炼,其无法建造万吨以上的军舰;而以当今造船技术的发展,八到十年的时间,中国人无非是当今的日本。

  军舰的建造来源于海军的实际需求。而海军的实际需求则来自舰队,特别是舰队司令的建议。莫菲特作为中华海军副司令,对此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程璧光少将不幸遇难,莫菲特中将只是受伤。他现在已经转移到舟山军港的海军医院,经过抢救情况已经稳定,因为是贯穿伤。两个月之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