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问题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锐的声音平静而舒缓,总理工作报告基本是官样文章,唯一的亮点在于一大堆数据、以及由这些数据引出的推论。也许他自己对此并无什么吃惊,但收音机旁边的听众们忽然听到这些切实的数据,总是觉得无比振奋。即便人均国民生产净值在世界诸国中排五十七位,但国民生产总值却是全世界第四,粮食则是全世界第一。从一个备受列强欺凌的东亚弱国,到现在的世界第四,一十六年来婉然如梦。

  “杨的时代结束了!”,美国驻华大使马慕瑞待报告全文通读完毕、收音机里开始插播广告时莫名说道。作为柯立芝总统嘴里的‘我们最高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对这个国家能有如此惊天动地的改变深深感慨、对杨锐能如华盛顿那样退隐心存敬佩;

  可同样的,中国正日益成为美国在方方面面的竞争对手,特别在农产品方面,两国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仅仅以棉花为例,战前美国棉花产量超过一千六百多万包[注131],占全世界棉花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可现在因为中国棉花大幅度增产,今年国内产量已跌至八百万包,而中国则从两百万包上升至六百多万包,这还得以于印度当局和美国农业部一起抵制中国棉花,真要任由低价到令人发指的中国棉花(华棉每包价格在一百七十华元以下,而美棉最低也需两百华元[注132])、中国棉布倾销全世界,估计美国棉花将会绝迹。

  棉花、小麦、玉米、机电产品、汽车,各种各样的中国货都在和美国货激烈竞争,这使每一个美国人都不得不让人重视中国人自己编造的那个神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被惊醒,世界将为之震动。

  美国大使心事重重感叹于杨锐的报告和他的任期行将结束,但同在东郊民巷的英国驻华大使艾斯顿爵士对杨锐的报告却无动于衷――在确保大英远东殖民地、尤其是印度的安全后,威斯敏斯特并不在意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远东崛起一个能牵制美国并阻挡布尔什维克俄国南下的强国,对现在的大英帝国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在整篇报告结束,收音机开始播放广告后,艾斯顿爵士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杨的下一个时代开始了……”

  英美大使的观点各异,而在燕京大学文学院。报告结束广告开始后,西化民主分子、著名残疾人胡适对着从沪上远来的张君励笑道:“士林兄,我们两家以后就不要斗了吧。杨竟成看似退出政坛,可实际上政局依旧操于其手,现在推国民党宋遁初上位当总理。不过是换了一个提线木偶罢了。”

  历史上身为梁启超嫡传弟子的张君励和胡适这一票留美派曾有过著名的科玄之争,之前两派更有洋和尚之争――梁派找的洋和尚是英国哲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