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七章 轮回3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锐回答记者的提问一个比一个精彩,那些想反驳的人恰恰让给了他展现自己思想的舞台,若不是其中大部分是西洋记者,各国大使们都要以为这是一场中国人自编自演的戏剧。而正因为如此,洋大使们内心变得无比焦虑和不安,这几乎是在唱衰西方,可因为话出至杨锐之口,并且又是以学术的方式,更重要的、杨锐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方面的成就被全世界学者所公认和赞誉。

  因此,他们除了焦虑还是焦虑,其中法国大使韦礼德最为焦急。因为法国确实如杨锐所说的那样,再无半点战争的**,全体国民痛恨战争甚于恨德国人,如果真的发生第二次欧洲大战的话,他很怀疑法国会不会像沙皇俄国一样忽然崩溃。此时,韦礼德先生很想问杨锐第二次欧洲大战将如何发生?又该如果避免?可中外记者们死死的围住讲演台,问题一个个的向杨锐抛过去。

  “最后一个问题了。”刚刚回答完日本记者的杨锐见时间差不多了,准备结束这一切。他看着灌木一样高举起的手臂,最后点了一个女记者,不想这人还是洋人,而且似乎不是记者。“请问总理阁下,如果真如您所形容的那样,西洋文明将走向死亡,那中国和日本是不是会想蛮族一样入侵西方?”

  “这完全不可能!”杨锐感觉到了问题的危险性,立即矢口否认。“中国和日本如果不能谨守自己的文明,一味的追崇西洋思想,比如大众民主、比如个人主义、比如社会主义、比如无节制的现代化,那他也会沾染上西洋文明衰亡时期传出的毒素,和西洋文明一同死亡。

  而西洋文明具体如何死亡,完全可以翻开历史,看看古罗马是如何死亡的。在耶稣历公元一百八十年,也就是最后一个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死亡后,罗马帝国开始走入没落时代。也是文明崩裂时代。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在这之前罗马就已存在死亡的征兆,比如崇尚武力的罗马人日渐颓废,公民们居然都不愿意当兵,最后只有一些游民愿意从军。再则是边疆地区的充塞着日耳曼人和其他外族的罗马军队还有一定战斗力;还有就是物质享乐主义、厌世主义。

  而在奥勒留皇帝逝世后,在外,帝国逐渐瓦解;在内,不婚、婚而不育现象极为普遍。因为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公民的素质也随之下降;社会风气怠工、游手好闲,许多人宁愿接受国家的救济,也不愿工作以自养,于是整个国家田地荒芜、无人经营,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坐以待毙的状态,之后蛮族的入侵仅仅是帮着收拾残局罢了。可以说,罗马的覆灭根本就是自我毁灭,这是文明发展到末期时的征兆。这种现象既然能在一千多年前罗马文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