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可笑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东各大榨油厂就设在港口工业园食品区,标准的钢架搭就的工厂内,麻袋包装的大豆堆的二十几米高。这些山一般的豆料将原本宽阔无比的工厂变成了麻袋丛林,而在油香扑鼻的榨油厂内,只有半数榨油机在运作。此时工人们没有以前的认真,他们全都对着一个方向张望:烘干机器那边,只在年节才来工厂的东家正和一干老爷簇拥着什么人。

  “大人,现在大豆买不出去,小人这工厂只能半开工,勉强维持……”榨油厂老板王时中讨好的笑,向前来参观的杨锐介绍这当下的情况。

  “大人,这主要是因为阿根廷的油料作物丰产所致。”安东商会会长张克诚的大儿子张兴业乘机说道。东家王时中虽然从祖爷爷辈开始就做粮食生意,可对世界粮油贸易知道的不多。

  “哦,”杨锐抓了一把烘干机里被铁铲搅得像波浪一般翻滚的豆料,嗅了嗅又扔了回去。“阿根廷的农产品是不是比我们早上市?”

  “正是如此!”张兴业欣喜看了杨锐一眼,又马上低下头去――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从世界贸易角度看粮食生意,或者说,全世界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供应,上半年是南半球,下半年则是北半球。不过这在杨锐看来只是小儿科,因为水果贸易也是如此。“大人,按西洋历法,每年一二三月最先上市的就是澳洲农产品,紧接着是三四五月的阿根廷,再后面是七八九月的我们和印度,最后是十、十一、十二月的美国和加拿大。今年咱们大豆虽然提前收货、提早出货,可经济危机一起,阿根廷又大幅增产,这就给堵上了。”

  “哦。”杨锐越来越觉得阿根廷该死,他问道:“那今年我们大豆提前上市等于没作用?”

  “回大人,提前上市当然有作用。”张兴业不知道今年大豆怪异的提前一个月上市的主谋就站在自己身前,他只是以实说实。“印度油料上来前,咱们的大豆出口还能卖到五十五、五十每吨,印度油料上来后,那价格就跌到五十以下。起先还能卖四十七八,现在四十都没人要了,那些囤货等涨价的外地客商后悔没早些放手。”

  “嗯,很好…”杨锐想笑又忍住了。全世界的农产品贸易都是追价的,比如东北粮食就追着阿根廷粮食。这是初始价,之后的价格走向则全看需求和供给了,供给太过则降价,需求太过则涨价。不过总有些人喜欢反市场而行之,大家抛货的时候收货,结果今年就悲剧了。

  “德国人也吃不动了?”杨锐离开了烘干机,走向了那一排整齐的榨油机。

  “吃不动了。”这次回答是东家王时中,大豆具体卖给谁他是知道的,德国人才是大豆的大主顾,英国人虽然也买进。可他们自己家殖民地就有。“就不知道年后……”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