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县试_我在古代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位蓄了须的富态中年男人,看起来家境殷实,不知为何被衙役给拦了下来。

  却听那衙役身边的书吏有些不耐烦地说:“这名册上记载的是微须,你不符,不得入考场。”

  中年男人一脸“你在玩我”的表情:“你好好看看我的脸,哪里不符?!”

  那书吏比他更为愤怒:“你来考试,难道不懂朱熹所注‘微’字是无的意思吗!!”

  中年男人被喷得哑口无言,可又不可能就这么认了,挺着肚子瞪大眼和考官对峙。

  后面排队的人开始推挤抱怨,还有人仗着昏暗的天色大喊:“不符就赶紧走,别耽误别人进场!”

  “是啊,堵着算怎么回事……”

  “就是……”

  ……

  乱哄哄的声音划破了原来的宁静,中年男人“呸”了一声:“老子还就不走了,什么狗屁歪理!”

  唾沫星子喷了那书吏一脸,火光下都能看到他猪肝色的脸。

  嘘声越来越大,方长庚上前一步,微微屈身,用只有中年男人和书吏能听到的声音说:“《论语》有云,孔子微服而过宋,此中‘微’字定非‘无’之意,既然其他条件都符合,恐怕是记名册之人用词不当,造成了误会。”

  他声音稚嫩,但语气沉着,又不显得倨傲自得,让人听着十分舒服。

  两人皆是一愣,眼看身后嗡嗡声搅得考场不宁,那书吏也不敢担这责任,不耐烦地把人放了进去。

  轮到方长庚过检,书吏倒是仔细端详了他的信息,虽脸色还是不好看,但也没说什么,挥挥手就让他进了。

  进场后每人都能领三支蜡烛,这时大家都还等在“龙门”外,等龙门一开才能入内。

  根据考牌找到自己的“格子间”,这时五个人已经分散了,方长庚擦了擦桌案和石凳,将要用的文具一应摆放好,再用火石点好蜡烛,然后就静等发考卷。

  他们这儿的考场不大,而且是露天的,中间是一条石板路,并非是那种密封的房间,要是下雨了倒是好看。

  冷风穿巷而来,方长庚不由得庆幸自己多带了一件外套,不然一天坐下来怕是连笔都握不住。

  他坐的是中间的号舍,避开了头尾放粪桶的臭号和做饭的火号,是最好的位置,不过后来到了后来才知道,这号舍是可以抢的,谁先占到就归谁。

  拿到试卷后,题型已经很熟了,简单来说就是填空题。方长庚按部就班地做完,除了一处不确定的,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中午一到,不少人抢着去吃饭,几乎不讲什么规矩,方长庚甚至看到中途有人出号房串门访亲的,实在让他目瞪口呆了许久。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