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英文_我在古代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的一切都与明清不同,但方长庚发现大方向还是不变的。即便严丝合缝地按照他已知的历史推算,哪怕他活了一百岁,也不可能经历最不堪回首的那段历史,相反可能亲眼见证最后一段封建王朝的鼎盛时代到来,他还是免不了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哪怕是让他这颗误入的沙砾对改变历史轨迹发挥一点微小的作用,他也觉得不枉此行。

  如今在大街上不时能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行走穿梭,甚至几位皇子都有外国人教习英语。只是这股风潮仅在天潢贵胄之间流行,尚未蔓延到民间。

  不过也让方长庚欣喜不已,似乎找到了自己将来奋斗的方向。

  他早就清楚自己不善权谋,即便被人陷害也无法生出害人之心,又不喜交际,可以说与官场格格不入。但他又觉得万事无绝对,当官一来是为了提升自身阶级,让家中父母妻儿脸上有光,二来是想为民做些益事,不枉费他两世学到的知识,他相信总会有一条适合他的路的。

  边想着边往回走,经过一家已经很熟悉的著名书坊师学斋门口时,方长庚还是停下来进去逛了逛。

  书坊掌柜认识他,一见到他的身影就面露笑容:“方公子来了,坊里新印了一批罕见的好书,方公子可要看看?”

  方长庚先前正是把游记卖给了这家书坊,只不过不是他亲自出面,而是让袁丰全程代理,也不曾讨价还价,一百两就出手了——他也不敢要高价,这本游记不过是记录从南到北的见闻,不像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还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卖得贵了他还觉得受之有愧。

  京城里靠写书致富的文人也有几个,但前提还是写得好,又能迎合市场,方长庚别的不敢说,于文字上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就是写不来家长里短洒狗血的话本就对了。

  至于这掌柜的认识他,不过是因为他时常来书坊找书,看到中意的就会买回去,不怎么吝惜银两,给他印象比较深刻。

  刚才他说有“好书”,方长庚其实并不太感兴趣,如今私刻坊中的热门书籍无非是举业书和话本,又能罕见到哪里去?

  但他也不好拂了人家好意,便问:“是什么书,我来瞧瞧?”

  掌柜的似乎觉得方长庚略嫌平淡的态度没有达到他的预期,转身入内室取了一本书出来,献宝似的放到柜台上,笑容隐含着得意:“这是外国人编的,叫《英文法程》,全京城就我们师学斋独家刊印,请最有经验的刻工做版,用的是上等竹纸,墨色浓郁。我敢说,不出两个月,这套书就卖空了~”

  方长庚还真的想知道这时候的英文教科书是什么样的,有些迫不及待地拿起来翻开第一页,不看还好,一看差点喷饭,我滴娘,竟然用的是汉字音标!

  就见一页纸上是一张四行三列的大表格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