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大唐数字_建造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足几百年。

  最后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至0,这才成为记数的基础。

  大约公元七百多年,阿拉伯开始东征,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然后又由教皇传到了欧洲,这才给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但其实阿拉伯数字的起源是在古印度。

  不过即便是古印度,他们真实的写法也不一定就是现在的阿拉伯数字,只是比较接近而已,现今的1到10是后世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一点一点改良出来的。

  故而所谓的阿拉伯数字跟阿拉伯没有什么关系,李元瑷这里毫不客气是的冠上了大唐数字。

  如果不是还要一点点脸,李元瑷都想给他冠名为商王数字,或者李元瑷数字。

  这样历史第一数学家的名号就实锤了。

  大唐数字简单易懂,这是幼儿都能接受的东西,对着李淳风、阎立本以及弘文馆的一众学士、学子传授,根本不是问题。

  简单的符号,言简意赅的表现方式,瞬间让李淳风、阎立本等人意识到这简单到极致的数字,将会是术数史上的一大变革。

  不过下方一人说道:“如此记述确实简单便捷,可如何书写于书?”

  李元瑷先是一怔,随即也明白,这个时候的行文是竖写的。

  主要原因大概是汉字初期的书写材料是木简、竹简,书写工具是毛笔,汉字是方块字等有关。等到汉代以后纸虽然发明出来,但汉字书写方式已有很久的历史了。而且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

  “这个问题提的好!”李元瑷抚掌笑道:“我确实忽略了这点,由上而下的记述,确实不便于术数的阅读理解。这样吧,回头我向太子、陛下请示,我术数书籍,可以横书,由右至左,以便理解。”

  如果提议由左至右的横写,十有八九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由右至左的横写,除了他不习惯以外,其他人都不是问题。

  因为匾额什么的,有很多地方都有由右至左横写的情况,在这方面修改是可以为大众接受的。

  那人颔首不言。

  李元瑷见你面容俊朗,英气逼人,多问了一句道:“汝是何人?”

  对方本跪坐席上,闻言直起身子拜道:“晚辈裴行俭,弘文馆学子,见过商王。”

  李元瑷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还真是名人名士满大街跑:大唐王朝最出名的儒将,是李靖、苏定方的学生,身兼文武两职,纵横西域,威震突厥,不但会用兵,而且还能识人,他提拔了很多人物都是唐王朝镇边名将,打的周边异族哇哇大叫,只可惜大多都给武则天砍了。

  如此人物,居然在弘文馆当学子?

  李元瑷对之点了点头,随即对众人说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