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昭王二年(上)(感谢卯千颂的打赏)_大晋皇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得稍有些紧张。一旁的虞庆则好生宽慰了几句,这让温雁飞略略安定一些。

  他在紫微堂的任务其实很简单,简单的记录文书工作,军政大事轮不到他来插嘴。

  不过这样的机会却是每个官员最羡慕的职务,能进入紫微堂,要么是六相,要么就是昭王的肱骨心腹。

  譬如那位前门下侍郎杜如明,今年已经被任命前往河东郡担任郡守。

  三十许岁的郡守,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此次天阁议政,无非就是给今年北晋要做的工作拟个章程出来,然后大家商议具体细节,每个部门应该做些什么,该什么时候完成,拿出什么样的成绩出来。

  以往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商量怎么让北晋变得更加富强,但是这次不同,双方针尖对麦芒,吵得有些厉害。

  首先发难的自然是户部尚书郑善愿,他以军费紧张的关系,减少官员俸禄,同时责备裴矩的礼部应该减少相应的祭祀等等。

  裴矩自然不干,他身为礼部尚书,自然不能让户部克扣官员俸禄,两人一番嘴炮打得激烈。

  王鸿作为吏部尚书,对这种事情不会袖手旁观,很快加入战局围攻郑善愿。

  另一边,兵部尚书尉迟迥对着新来的薛挺就是一顿狂轰乱炸,他发难的理由很简单,工部最近出产的军械数量不够,质量下降,影响了前线战争。

  薛挺长得瘦瘦高高,老实人一个。第一次参加会议被尉迟迥这个大老粗嘴炮的有些发愣,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当即还击。

  刑部尚书韦施笕也没有坐看好戏,反而帮着尉迟迥一起围攻工部尚书薛挺。

  原因无二,他可不想工部再有军械走失的事情出现,到时候万一王上又让刑部去查,他还不得脱层皮。

  温雁飞张了张嘴,似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天阁六相,这吵的有点激烈啊,同大朝会上的百官有何区别?

  他转头看着虞庆则,发现后者脸色十分平静,似乎早已习惯一样。他又看了看王座上的那位,发现那位也是一脸的平静。

  这就是天阁的日常吗?

  等他们吵了半个时辰,姜承枭喝完了一壶茶水之后,方才让他们肃静下来。

  然后,先是驳斥了郑善愿减少俸禄的想法,随后以‘天下未安,一切从简’为由,让裴矩简化礼部的一些无意义祭祀活动。

  接着,再以最近大理寺弄出来的冤假错案,斥责了王鸿的吏部不作为,任由蛀虫在官场祸害百姓,免去了吏部一名郎中、两名员外郎。

  各打五十大板,郑善愿三人顿时偃旗息鼓,他们明白昭王的意思,不希望他们再闹下去,否则就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这么简单了。

  薛挺虽然是读书人,但是面对一名武夫和另外一名读书人,他有些招架不住。

  解决了郑善愿三人的争端,姜承枭又安抚了薛挺,没有斥责他在工部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