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前因后果_大晋皇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叔切莫如此,纵观宗室子弟,也只有那孩子有些聪慧,将来若朕不能剪除世家之患,还要他辅佐朕的孩子呢。”

  “对于世家的处理,臣的建议是按照先帝的方法,分化,拉拢,打击,陛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必将迎来世家顽强的反抗。”姜岭说道。

  皇帝点点头,忽而一笑,道:“告诉王叔一个好消息,公孙晟在西域联合吐火罗十国打败西突厥,迫使其东迁,想必不久之后伊刹邪就会和处罗可汗对上,到时候东西突厥二部火并,此消彼长,下次大晋三军出塞,必能一举击溃突厥。”

  “王叔觉得,晟公如何?”

  姜岭如实道:“荡寇县公乃是针对突厥的能人,西域之事交给晟公,自是妥当。”

  皇帝点点头,接着道:“朕欲对其委以重任,然……”

  皇帝忍了一下,没说下去,但是他相信姜岭能明白他的意思。

  事实上姜岭确实明白,现在他被调回朝中,能应付突厥的主帅,非公孙晟莫属,但是公孙晟还有另一个身份,他也是关中贵族。换句话说,皇帝不是很信任他。

  “朕前几日听闻并国公欲和晟公结亲,甚为忧虑啊。”皇帝又补充了一句。

  并国公李源,不折不扣的关中贵族,他的正妻就是窦氏嫡女,换句话说,李源是关中贵族的核心圈子里面的。

  如果公孙晟与李源结成亲家,那么公孙家就会被彻底吸纳进入关中贵族的核心圈子,到时候皇帝怎么可能放心将大军交给公孙晟,让他去对付突厥。

  姜岭却糊涂了,皇帝与他说这些,他能做什么?

  “陛下的意思是?”姜岭疑惑的问。

  皇帝会心一笑,说道:“朕打算给承枭以及公孙家的那个小娘子赐婚!”

  姜岭顿时愣住,随后急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臣已经和顺国公早早定下了婚约。”

  “顺国公?”

  皇帝呵呵一笑,说道:“王叔可能不知道,这位顺国公的女婿赵仁成参与了汉王谋反一案,已经被下了大理寺牢狱。”

  姜岭心中顿时一紧,皇帝提了这茬就代表着这件事被他放在了心上,他开始怀疑顺国公了!

  他不知道赵仁成究竟有没有参与谋反,他只知道现在皇帝认为他谋反了。

  那么赵仁成谋反了吗?

  他谋反了!

  所以说,皇帝现在也对顺国公起疑心了。

  姜岭嘴角略微苦涩起来,他还想到了另一种可能,皇帝知道他们两家定下婚约的事情,他不希望自己和顺国公继续走近。

  他还是小觑了皇帝的疑心,也小看了他的魄力。

  姜岭镇定道:“臣没意见,只是联姻怕也是不能让公孙晟不倒向那边啊。”

  皇帝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个王叔果然是个聪明人,“放心,只要王叔与晟公结为亲家,关中贵族就绝不可能再完全信任他,这就是朕要的。”

  “如此,臣无异议。”姜岭转而道:“只是晟公那边……”

  皇帝道:“王叔放心,晟公已经答应了朕,并且朕还特地让晟公恢复本姓长孙。”

  公孙一族最早其实是东魏王族嫡系,后来夺嫡失败,分裂出去之后改为长孙氏。再后来西魏打败东魏,统一北方大地,又改为公孙氏。

  皇帝让他们恢复本姓,就是要告诉关中贵族,公孙氏不是关中贵族!

  姜岭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封赵王入朝领尚书令,一是为了防止他行汉王之事,二是为了用他来对付关中贵族。

  提及赵仁成是为了告诉他,离顺国公远一些,不要走的太近。

  为什么?因为顺国公与他同为军中好友,皇帝不放心。

  至于最后的联姻,皇帝也是有着敲打的意图在里面。阻止长孙与李家联姻,就是为了防止关中贵族继续做大实力,同时也是为了长孙晟能够老老实实的跟着皇室走。

  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他没想到。

  姜岭明白,皇帝设了这个局,让他一头钻了进去。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