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三章 打造机群_超级机器人分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防止驻守在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的美军发现异常,钢镚没有对飞机外表进行任何处理,而是直接从内部开始动手。

  当初美军为了加强F-14的机体结构,F-14上面广泛使用了钛合金以及部分硼复合材料,以此活的了较高强度的重量比。在整架飞机中,有25%的钛合金、15%的钢、36%的铝合金、4%的非金属材料和20%的复合材料。

  钢镚虽然只对金属元素感兴趣,但是控zhì那些非金属材料,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通guò“小蝴蝶”战甲的透视系统,陈新可以看到,F-14战斗机的机体内部,一些锈蚀的金属氧化物正飞快脱落,破损部位的金属元素仿佛融化了一般,从最基本的原子结构开始重新结晶组合。

  短短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早已破损得不成样子的发动机、油箱、启动电机、机载备用电源、管道线路等纷纷恢fù正常。

  甚至原来通guò焊接手段拼接的钛合金框架,焊接点都不可思议地变得光滑平缓,仿佛它们原本就是一体的一般。

  这种有如鬼斧神工的手段,大大加强了整架飞机的机体结构稳dìng性。

  而飞机上的两台F110发动机,直接被钢镚升级成了类似于俄罗斯117S发动机的存zài,除了没有矢量尾喷外,其他性能指标丝毫不逊色。

  不过最令人惊讶的还是F-14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升级。

  F-14研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人类信息技术产业革命的初期。所使用的电子设备和后来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有较大差距。

  不说和台风、阵风这样的三代半战斗机相比了,就连比它发展稍晚的苏-27、F-15、F-16都比不上。

  于是钢镚干脆摈弃了F-14原有的电子设备,为它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航电系统。

  新航电的核心是一块数jù处理能力约为每秒4万亿次、浮点操作7万亿次、乘法累积运算2万亿次(这是信号处理速度的度量单位)的超级处理器,这是整架飞机的中央大脑,再配上为其量身订做的智能化飞行软件,很快就使这架飞机成了人类历史上智能化程dù最高的一架飞行器。

  出色的大脑自然少不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配合。

  钢镚拆除了F-14原来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取而代之的是一台采用氮化镓T/R组件的机载相控阵雷达,确切的说,这是一套以AESA雷达为基础的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MIRFS)。

  它不仅能够提供雷达的各种工作方式,它还能提供有源干扰、无源接收、电子通信等能力。MIRFS频带较一般机载AESA要宽得多。同时能够以各种不同的脉冲波形工作。保证了雷达信号的低截获概率(L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