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突,现今太仓已日渐充盈,早不复数年前之窘迫之状,随着陕西各府连续两年粮食增产,更兼有湖广、江南漕粮并无断绝,加之靖海伯连年自外采购粮米输入我境,只要调配得当,北方受灾各省民众几无断粮之忧。

  而随着荆襄地区大面积开发,明后两年我大明缺粮之危便会得以根本缓解。更不提还有辽东肥沃之土,只要措施得力,粮食新增以及山东需要朝廷赈济之民众数量巨减,一来一往之间会使形势更为好转。

  诸卿皆知,大豆肥田是农事常识,若其与粮米轮种,地力在得到充足休养后会更加肥沃,粮食产量也会增加不少。

  既是诸卿对此并不注重,那便先于辽东之境试行此策吧。

  内阁行文辽宁巡抚衙门,明年起,在保证山东移民与原住民口粮无忧之境况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在作物轮种的同时,最多可与粮田对半耕种,此事无须讨论,诸卿遵旨便可!”

  在看到众臣这种态度后,朱由检心感不爽之下冷着脸下达了命令,群臣面面相觑之后再也无人出来表示继续反对之意,温体仁起身施礼接旨,这件事就这样以双方各退一步的形式结束了。

  “朕既已决意开海,并意于松江府华亭县修建上海港、明州府修建宁波港一事,工部、户部是否已遣人赴此两地办差?

  此事虽不算紧迫,但也要抓紧时间进行,待勘察施工完毕,西夷各国众多商船便会抵达并与我大明各商家进行贸易,至于海关征税一事依天津港例即可!”

  由于刚刚被众臣群起反对,朱由检的脸色冷厉起来,语气也带着些许不耐烦的意味。

  侯恂和范景文对视一眼,后者硬着头皮起身施礼回禀道:“启禀圣上,因前番荷兰国使节离开不久,考虑到其一来一往尚需近两年时间,故此工部上下都觉此事并不着急,故尚未安排人手赴松江与宁波勘察施工,稍后会商完毕,臣即刻安排相关人手离京南下经办此事,臣保证绝不会耽搁工期,定会于两年之内完工!”

  “启奏圣上,海关征税一事须港口建设完毕后方能实施,故此户部亦未曾派员南下,若是圣上对此不满,臣稍后也会派遣相关人等即刻南下!”

  在看到皇帝不再一口一个爱卿地称呼大家后,侯恂知道皇帝有些生气了。自己这些人都是皇帝才拔擢不久,没想到新内阁第一次例会便与皇帝唱起了反调,细想之下确实有些不应当。

  皇帝的策略又没损害大家的利益,只不过是想改善一下众多百姓们的生活条件而已,就算此举可有可无,或者是有布局太早的意思,但大家伙儿也不该众口一词的表示反对,这样让皇帝怎么下的了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朕一再强调朝廷官员办事要有效率,只要计划得当后就立刻着手实施,既是方略议定,为何非要算着日子赶工期?港口早日建成,众多海商便会主动停靠贸易,朝廷便会早一日征税入库,为何非要等到与荷兰国交易方可?

  此事勿得迁延!须尽快着手办理!督察院遣御史督之,建设港口一事若遇地方官府推诿迁延,涉事者一律开革!”

  朱由检沉着脸冷声道,范景文一脸讪讪的躬身接旨,其余诸人看到皇帝这般模样后,心里也觉得有些不安,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起来。

  “开海与成立海军一事靖海伯之态度乃是关键所在,朝廷须得遣重臣前往福建,将朕之意图与他分说明白!诸人谁可前往?!”

  群臣面面相觑后,邹维琏起身施礼道:“朝堂之上唯独老臣与靖海伯相熟,此事老臣愿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