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就算如此,杨家在二品以上大员中,也算是田地最多的一类,如果传言中的新政实施,杨家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以杨嗣昌的品级,只能有八百亩田地免租赋,剩下的按每亩产量一石、上缴朝廷三成计算,每年至少要纳粮三千石,按市价计五钱一石算的话,相当于每年减少了一千五百两以上的收入,这对于每年三千六百两俸禄的杨嗣昌来说,确实是十分的肉疼。

  虽然这次杨嗣昌在观望风色之后没有上本,但今天看到皇帝召见会商,肯定是想征询他们这班重臣的意见,他犹豫片刻后,最后还是决定站出来劝皇帝再慎重考虑一番,或许会有其他人附议自己,要是反对此事的重臣多了,皇帝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但是让杨嗣昌感到失望的是,在他站出来建议皇帝暂缓此策施行之后,竟然没有人起身附和自己的建言,包括温体仁在内的其余阁臣全都保持了沉默,只有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这让他顿觉尴尬无比。

  “杨卿且坐,卿之意朕已明了,于公于私,卿之建言也属合理,只不过,正是因着此事,朕有些话今日要与诸卿分说。”

  朱由检笑着示意杨嗣昌坐下后,脸色变得沉静无比。

  众臣一看脸色就知道,只要皇帝摆出这副姿态来,那就是心中已经有决断了。

  “数年来,诸卿俱是尽忠职守、克己奉公,以不同之身份为大明做出了杰出贡献。正因如此,方有大明今日日趋安定之大好局面。

  对于诸卿之功,朕静来思之,心中也是每每感怀不已。”

  听到此处,温体仁起身施礼接话道:“圣上谬赞了!大明能有今日之境,皆因我皇英明神武之功,臣等皆是尽本分而已,当不得圣上如此夸赞!”

  其余众臣纷纷起身齐齐施礼道:“圣上谬赞!臣等愧不敢当!”

  “诸卿且坐,朕于此心中自是有数!”

  众臣再次施礼后坐了下来。

  “诸卿可知,朕心目中之大明该是何等模样吗?”

  朱由检缓缓起身,背负双手,用明亮的眼神扫视着众人,神情中既有庄重之意,更带着昂扬和激奋之情。

  “朕的心中始终存着一个梦想。

  朕要使这天下,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谷、居者有其屋、寒者有其衣,疾者有其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朕欲使我华夏衣冠永世不绝,使天下黎庶永不再受饥寒冻绥之苦,使天下人有冤屈能得伸,使有才能者能得扬,使富庶者不骄奢,使贫穷者能糊口,使天下苍生皆能安居乐业!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诸卿皆以年过不惑,如温卿甚至已是年近古稀。

  回首这数十载光阴,诸卿可否慨叹过?是否有诸多憾事未曾了结?是否有许多心愿未曾达成?

  是否想过,此间种种,皆过眼云烟耳!

  此世间之物,我们只能经历,但无法真正拥有!

  千百年以来,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皆化为尘埃矣!

  等到离世入土那一日,我们带不走任何一件物事!

  对于朕及诸卿而言,以现今之地位、权势,世间种种享用可谓是无有不得,醇酒佳肴、豪宅美妇皆是唾手可得,或许有人就此知足,或许有人仍贪求更甚。

  可是,诸卿是否想过,到人世间走一遭,就是为了享乐不成?圣贤于经书中所述,便是如此不成?

  夫光阴者,万物之逆旅,百代之过客!

  既是逆旅,我们为何不用这短短数十载之光阴,于青史之中,留下浓墨重彩之印记?!”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