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该付的银钱折算成了粮食一次性给到李保一家。

  李保被这种从未见识过和听说过的仁义之举给惊呆了。

  他听到官府派人到处宣讲过,说是皇帝爷爷下旨,所有新开荒田三年不纳赋税、后三年减半征收,平时也是官府定时派人下来,把一包包粮米运到村里,然后按照新造黄册上的丁口数,让每家每户领回家中用以糊口,官府老爷们这些施舍已经让所有人都感恩戴德了,而这家商行为啥也行官府之事?

  商人不都是为了多挣银钱吗?怎地也会如此大发善心?

  十余石大豆竟然被转换成了五石的粮米,当李保和婆姨带着家里的两个小子、一个闺女把粮食扛回家中后,一家人围着小山一般的粮垛,眼神和脸上的神情都是一副不敢置信地样子。

  活了大半辈子的李保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如此多的粮食全都是自家的,并且不用上缴一粒米给官府。

  这七百余斤的粮米,只要算计着撑过寒冬和春日,等到夏天来临后,搀上些野菜节省着吃,足够撑到夏粮收获了。

  在收割完大豆之后,官府大老爷们根据每家新垦的田亩数发下了麦种,各家各户的冬小麦已经全部种好,而李保家的田地经过一季肥田大豆的种植,来年的夏粮应该会有个相当好的收成。

  对,收成会相当好。

  对着一点,李保全家人都是深信不疑。

  大片的田地中都已经打下了无数的深井,一架架脚踩的水车也被安放在了井口,李保和婆姨不顾初冬时的寒冷,赤脚踩在水车的木制脚蹬上愉快的踩踏着,然后低下头看着清澈的井水被筒状的木头带到地面,再慢慢灌倒自家的麦田中,这种情景让李保在睡梦中都会时常笑醒。

  一切就如李保的预测一样,虽然从冬天到春末夏初,老天爷甚少降下雨雪,但因为水井和水车的出现,崇祯十年,整个平凉府的新垦田地还是取得了丰收。

  这一年,在种完冬小麦之后,李保并没有闲下来,他带着一家人再次开出了二十亩荒田,而耕作方式也会如此前一样,先种一茬大豆,等地力足够肥沃时再种小麦和粟米。

  崇祯十年夏收时,李保家的三十亩冬小麦足足收获了二十余石粮食,经过脱粒打场晾晒后,足足有近三千斤的小麦被运回家中。

  为此,李保还特意加盖了一间小屋作为粮仓,并且专门去县城购置了一把铁锁,把粮仓大门牢牢地锁死,钥匙就放在了屋里的一处最隐秘的地方,李保每天都要数次打开这间小粮仓,进去看看有无老鼠啮咬的痕迹。

  崇祯十年的大丰收是李保终身难忘的场景,直到多年以后他还要乐此不疲地提起。

  因为有生以来,李保和家里人终于痛痛快快地、敞开肚子吃了一顿饱饭,由于吃的太饱的缘故,已经十六岁的大小子克化不了而腹胀如鼓,李保和婆姨架着大小子在院子里溜达了半宿,直到鸡叫天亮后,大小子的肚子才恢复了原状。

  这也是大小子终生无法遮掩的幸福的耻辱,多少年以后也是时常被家里人提到此事,而作为当事人的他却始终都是一副憨笑的样子。

  李保打望着绿的油亮的麦苗,无声无息地笑了,心里那股子熨帖劲让他有一股子去麦田里打滚的冲动。

  眼瞅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那间粮仓怕是盛不下这般多粮食了,得赶紧再建一间更大更高的粮仓了。

  大小子十八岁了,夏收后得给他张罗着盖房子娶婆姨了。

  原先因为穷,自家二十多岁才娶上了婆姨,现在咱家有的是粮食了,给大小子娶婆姨可得好好挑挑。

  听里长说,又有一伙流民要来七里堡落户了,这可是个好机会,得从那些迁来的穷人家中挑个俊俏地儿媳。

  嗯,就这么定了。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