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行股份变更问题。

  阁臣们对皇帝突然提出的这两个问题都感到疑惑不解。

  新政的实施不就是为了加税吗?为何那边还未开始征收,你这边又打算减税呢?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吗?

  “朕所言之减税,并非减收田亩税赋,所减之税为实业之税,其实也等于是有条件的减少商税。”

  看到众臣都是满脸的问号,朱由检先将减税目的讲了出来。

  “大明货物流通三十税一之税率继续维持不变,但若是名下有实业之商户,税率可改为五十税一。

  所谓实业减税,意既其所属财产不仅只有商行店铺,而是还有工坊造作等实体产业,也就是具备产销一体之资质。

  此种商行须前往本地官府报备,并由官府派员确认无误后登记在册,其以后经销往来与各地之间时,所交税率变为五十税一。”

  朱由检随即把减免税率的对象讲了出来,阁臣们这才恍然。

  这两项策略是朱由检反复思考后作出的决定,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大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刺激商户们把经商获取的利润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而不是变成银冬瓜和田地这些固定资产储存起来。

  大明的大户人家都有同样的习惯:把赚来的银钱存放在地窖里,然后再寻机变成田地和田契。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银冬瓜和田地才是最现实的财产,其他的都不重要。

  赚钱的目的不就是广积田亩多产粮食,然后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吗?

  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惯性思维根深蒂固,想要用大道理去说服他们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朱由检曾经无数次的思考过,如何从这批大户身上赚钱,但以现有的条件却是很难做到。

  因为这些人的家里几乎什么都不缺。

  这一切的主因就是现在的工业太过落后,商品种类太过单一,在没有大批的工业新产品问世的情况下,很难让这些豪门大户从家里掏钱进行大量的消费。

  后世那种商品大流通的情况,也是建立在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海量的各种商品物资令人目不暇接,有钱人也愿意花钱消费,而只有消费才能刺激整体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才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现在能让大户舍得花钱的物品太少了。

  就拿后世的各种高档餐馆来说吧,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土豪们根本不在乎价格,只要吃的高兴,一顿饭几万块属于正常现象。

  大明的豪门大户可是后世的土豪们没法比的,不管是从享受还是档次上,大明土豪都要更胜一筹。

  就拿饮食这一块来说吧,在酒楼林立地京师里,前来消费宴饮的人群中,你根本看不到任何一个士绅大户的身影。

  为啥?

  人家自己家里有厨子,做出来的饭菜不比那些高档酒楼差,大部分甚至还要胜过些许。

  在他们的眼中,去酒楼吃喝宴饮显得太掉价了。

  在自家的亭台楼阁、假山绿水中契阔谈宴、吟诗作赋,那是多么风雅之事,怎能去酒楼上与那些不上台面之人为伍呢?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