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抵达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向城下望去。

  只见城下数十步外,两匹高大的健马上端坐着两名军卒。均是头戴斗笠型宽沿铁盔,盔顶有小团红色的簪缨,上身穿黑色对襟札甲,下身则是铁网裙和网靴,身背长弓,马鞍左边的袢袋中有插满羽箭的箭袋,腰悬马刀,右手袢袋中似有铁锤之类的重型兵刃。两名军卒俱是二十岁左右年纪,身体高大强壮,在一身装备的映衬下,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许攸看到这身打扮,基本已经确认来者的确是官军无疑。

  他不止一次远观过城下流贼的样貌,在张献忠两次攻城时,更是从箭楼的望孔细细观看过。

  流贼不乏勇悍之徒,但很少有披挂如此齐整的贼兵,更别说精气神了,根本无法与城下二人相比。这两名据称是官军的信使,就一直这样控马矗立原地,只是眼睛不停的四下观瞧,显是平日养成了警醒的习惯,但自始至终两人并无出言交谈,只有精兵才是这等模样!

  许攸俯身高声喊道:“城下两位壮士!本官寿州通判许攸!尔等可有主将引信呈上?”

  两名黄得功的亲兵对视一眼,一人打马向前来到城下,一人掣弓在手,抽出羽箭搭上,

  来到城下的亲兵大声回道:“这位大人,某乃山东副总兵黄将军的亲兵!还请放下篮筐,某好将印信送上验看!”

  许攸赶紧吩咐找绳子和筐,城头还真没预备这个。

  一名衙役机灵,下了城墙跑到附近百姓家中,不一会就拿着一根长绳和一个盛菜的竹筐回来,竹筐用绳子拴好后坠到城下,那名亲兵将银印和卢象升的调兵文书放进竹筐,城头上迅速将竹筐拉了上去。

  许攸接过衙役递过来的小巧精致的银印,上面用阴文刻着八个字:山东副总兵黄得功,然后接过盖有五省总督大印的调兵文书,上面写着征调黄得功赴援凤阳的指令和日期。这几样可不是流贼能拿出来的,流贼从未流窜到山东,所以不会有山东官军大将的印信,更不会有卢象升的调兵文书。

  许攸验看过后,吩咐用竹筐将原物送还城下,城下的亲兵收好后高喊:“还请大人打开城门放某二人进城,某家将主有话说与大人知!”

  许攸居高临下举目四顾,目光所及方圆数里之内并无大队人马的迹象,再加上确认二人确为官军无疑,遂下令军卒下去将城门打开,放两人进城,就算来人是流贼假扮,两个人也翻不起浪花来。但他还是暗暗嘱咐卫所几名士卒,一发现不对,立刻将来人击杀。他也不想想,若真是流贼诈城,就这两个彪悍的士卒,别说几个卫所兵,几十个也不见得是人家的对手。

  由于怕流贼分兵攻击,所以四个城门都用砖头石块等杂物堵死,数十名军卒民壮费了半天功夫才把杂物清理干净,随着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