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2章 平衡之道_灵犀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中国虽然已成为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中国对蒙古的政治影响也逐年加大,但这并没有完全消除一些蒙古人对中国的戒备心理,他们总担心中国早晚要吞并蒙古,并认为中国在蒙古投资是对其资源的掠夺。

  相当多的蒙古老百姓对中国依然怀有复杂的心态,他们对快速发展的南邻既羡慕又恐惧,既交往又防范。比如:蒙方虽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两国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当国家急需外资时蒙古上层有些人却曾经不愿接受(部分议员反对)中蒙建交以来中方为蒙古提供的最大一笔3亿美元的优惠贷款(这笔贷款是2003年6月一号首长访蒙时双方商定、2005年11月蒙总统恩赫巴亚尔访华时双方签署的),担心经济上过分依赖中国而被控制。在蒙古中下层,老百姓虽然普遍离不开中国物美价廉的中低档生活用品,但很多人却反对中国人在蒙古长期开采大矿,甚至在蒙的中资企业经常遭到不明不白的袭击和搔扰。

  总体而言,就是因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些问题,并没有形成像曰本那样的披着羊皮的狼的文化和经济侵略思路,虽然好事儿做了很多,却依然是出力不讨好。

  在江风看来,中国在发展中蒙关系上,不能只满足于两国已建立的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是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等已取得的成绩。中国应该在文化层面上加大力度,从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社会心理和民众情感等方面加强工作,加大文化在中蒙两国政治关系及经贸联系中的催化作用,从而在蒙古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一个真正的友好邻邦的形象。

  事实上,改变中曰在蒙古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事情,因为根据江风得到的另外一份资料则表明,曰本和美国对蒙古的援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倒是不少,实际到位的却非常可怜。美国在与蒙古签定军事协定后同意向蒙古提供贷款和无偿援助多少个亿,十几年来实际到位的资金只有区区几千万美元,还被指定用于推进蒙古的明主化进程,后续资金到现在为止仍然得不到国会批准。

  而曰本的情况和美国也是大同小异。据统计,曰本从1991年到2004年共向蒙古提供13亿美元贷款和无偿援助,平均每年1亿美元,但是实际到账的资金也非常少,可谓十不足一。而且,与美国提供的资金一样,这些钱的使用必须在捐助国的严密控制之下,大多数用于所谓的政党开支。

  实际上,从一九九二年起,对蒙古提供援助最多的却是中国和德国,中国占了实际到位的资金一半以上,德国提供的资金主要用于对环境保护方面,中国的资金主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