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七章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三更九千,求月票和推荐票)_重生之资源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换取我们所需要的物资。岂不是两全齐美。”

  方明远记得前世里他曾经看到过一篇研究华夏和苏联外贸出口的文章,其中就提到过,由于我国的商品比苏联本国的商品质优价廉,所以最初,苏联政府为限制我国商品在苏联的影响,把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大部分放在西伯利亚和森林采伐区等偏僻的地方销售,在那些大城市的商场里则是很少见到。但是自八十年代华夏和苏联的关系缓和下来,华夏向苏联出口的许多轻纺,土畜产品及日用消费品开始重新进入莫斯科等大城市。当时,华夏的商品在莫斯科的市场里出现时,莫斯科的市民们奔走相告,兴奋异常,立即在柜台前排起长蛇队,就为等着买到一件来自华夏的商品。

  只可惜,在苏联解体之后,由于当年那批早年的华夏“倒爷”中“鱼龙混杂”,一些人为了追求暴利,纷纷把劣质产品带到了俄罗斯,比如说棉絮里夹杂着玻璃碴的“羽绒服”。许多不法商贩,甚至采用胶水把毛粘在人造革上,用黑心棉填充羽绒服。还有几天就裂帮开口的皮鞋。这些以次充好、伪劣假冒的商品,在俄罗斯人那里严重损害了华夏商品的声誉。有一段时间,有些莫斯科商店门口干脆挂出牌子:本店不售盗版商品和华夏商品。而这一事件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华夏和苏联之间贸易量的快速下降。

  后来,华夏政府对出口商品严格把关,华夏和苏联之间的贸易量才逐渐回升起来。但是,这牌子一旦毁了,再想重新树立起来,就很难了。至少到方明远前世里离世时,华夏的商品在独联体国家中,仍然是低档商品的代名词。

  当然了,这些东西,他是绝不会向卢明月和武威透露的。不过这却并不妨碍方明远对开发苏联市场的信心,南德公司的牟其中,没有外贸权,没有资金,没有航空经营权,却将“空手道”发挥到极致:用价值四亿人民币的五百车皮日用小商品把当年苏联4架图-4飞机换回华夏,自己要资金有资金,要关系也有关系,还掌握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如果说还不能做出一番成绩来,那就找块豆腐撞死好了。

  “方少说的不错,苏联的商品虽然从功能、外观来看,确实不怎么的,连咱们的商品都不如,更不要说和欧美国家的相比了,但是他们的东西也有不错的,比如说卡车,摩托车,还有他们的原木,他们的裘皮大衣,鱼子酱,那可都是好东西啊。而且,据我所知,目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人口约有近三千万,其中城市人口占到了百分之七。由于这一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加上当地轻工业生产非常落后,根本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如果说从苏联的欧洲领土运过来,不但成本高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