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仿洋彩瓷_鉴宝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代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

  洋彩瓷因其原料珍贵、工艺繁杂、精美绝伦而被称作“彩瓷之冠”,与“彩瓷皇后”珐琅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最早始烧于康熙朝,但由于彩料及烧成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受限,而与珐琅彩一样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雍正时起出于帝王审美的需要,不惜工本地进口或仿配色料,在精力制作下完善了洋彩瓷的生产过程,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乾隆朝在继承洋彩瓷制作的传统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但自乾隆晚期开始,洋彩瓷逐步淡出历史舞台。昔日由皇家独揽烧造与使用的洋彩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从此消声匿迹了。

  正是因此,才显得洋彩瓷器更加的珍贵,而且这套茶具的底款为“大清乾隆年制”,再加上乾隆时期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水平,无不说明其是洋彩瓷巅峰时期的作品。

  因此,这套茶具完全算得上是可遇不可求之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金钱价值当然也不菲。

  但,这一切是在这套茶具是真品的前提下,而事实上是,东西一入楚琛之手,从杯子的手感上,他就感觉到了有些不对,接着再仔细观察,发现这套茶具虽然已经算得上是以假乱真的高仿了,但在绘画技巧上,和真品相比还有些出入。

  当然,之所以看出这一点,是在楚琛仔细研究过刘老所藏真品,和他具有非常高的瓷器鉴定天赋的前提下,不然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比如说,朱大富此时就在一边欣赏,一边啧啧称赞。

  见此情形,安沁悦皱着眉头说道:“朱老,这套茶具确实是真的吗?”

  朱大富回过神来,正准备给出肯定的答复时,却见楚琛和吴叔都向他使眼色,这才让他觉得不对,讪讪一笑道:“这个,我对瓷器不是太精通,以我的眼光来看,是真品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不过具体情况,还要看老吴和小琛这两位专家。”

  见安沁悦看向自己,楚琛微微一笑,说道:“这事我们先商量一下。”

  “好的……”

  接下来,三人又向刚才那样走到一边讨论起来。

  “你们是不是发现什么问题了?”朱大富迫不及待的小声问道。

  见两人点头,他连忙又问道:“到底是什么地方有问题?我怎么一点都没看出来?”

  “爸,您先说吧。”楚琛说道。

  “首先一点,老朱,你难道没感觉这些茶具的手感有问题吗?”吴叔问道。

  “手感?”朱大富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最后苦笑道:“我还真没觉得手感有什么问题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