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六十章 一真两假(上)_鉴宝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老玉器用的陀子工,或者手工的做法上,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说起来,古人在制玉上是非常严谨的,往往一件精美的玉器要花很少的时间才能完成,古代的工匠不会马马虎虎的随意加工。就说汉代那种谷钉纹的玉壁,上面的谷钉的排列都是非常规矩的,

  按照正规的作法,空间应该是工匠事先算好的,玉璧直径是多少,可以做多少颗,这些在做之前都要做到心里有数,绝不可能出现谷钉是半颗的现象。

  如果看到一块玉壁上的谷钉纹有半颗,那么一定是后人在制作过程中算计不足,造成的失误,也就是说,那块玉壁不是赝品也是仿品。

  听了楚琛的解释,马老财连忙把东西拿到手上,仔细一看,发现两只鹤上的羽毛,确实都有少量的“气口”现象,这让他既心痛,又懊恼,一个劲的埋怨自己,当初自己在这方面怎么就没多注意一下呢?

  不光是马老财,马小强也同样很心痛,他喃喃自语道:“这么好的玉器,怎么可能是赝品呢?会不会是当初制作的时候,工匠没注意造成的?”

  楚琛微微一笑道:“这块玉质地还是不错的,在明代的时候,也是比较珍贵的东西了,因此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另外,除了‘气口’之外,这件玉器的包浆,应该是用以麸皮等特殊物质进行长期盘磨所形成的。”

  马小强直接就否定道:“你这么说有些不对了吧,这件玉器的包浆明明很柔和、自然,根本不可能是用麸皮磨的。”

  “对,这件玉器表面的大部分包浆确实如此,但你看看这里呢!”说着,楚琛指着玉器上几处不起眼的位置。

  马老财父子俩一看顿时傻了眼,因为那里的包浆确实过于光亮、轻浮,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自然形成的。

  “怎么会这样!”马小强惊叫道。

  “我觉得很正常吧。”楚琛说道:“这件玉摆伯应该是以前的主人没有看出这是赝品,或者看出了赝品也很喜欢,所以就自己盘了一段时间。不过,咱们盘玉总是有死角的,特别是这件玉器的高度将近有十一公分,这些留下来的地方,应该就是原主人没有盘到的地方。”

  又有“气口”,玉器的包浆又不对,父子俩心里面再怎么不相信,也知道这件玉器确实是赝品了,好在这块玉的质地不错,雕工也好,而且又不是每个人的眼力都有眼前这个年轻人这么厉害,今后还是很有可能可以卖给别人的。

  父子俩怎么想,楚琛不知道,反正对他来说,就算这件玉器的玉质确实不错,但除非雕工能够达到大师级别,不然他肯定是不会买的。这样的东西与其买,他还不如自己雕一件。

  过了半响,马老财才回过神来,苦笑着问楚琛道:“楚少,那这座唐三彩胡人骑骆驼俑呢?”

  唐三彩的知名度和珍有度也就不用多说了,其种类有陶马、陶俑还有陶骆驼,造型一般都非常讲究。特别是其中的骆驼,在汉唐以来,尤其是唐代的墓葬里面是经常见到。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