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艰难抉择_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笑道,“此人本是陷阵营高顺将军手下副将,建安元年的时候,被主公派去了青州,这一点大家不需疑惑。文珪既然来信,孔文举此刻必然如他所言,已是心乱如麻。虽然只要我等兵临城下,文珪自然会配合我军拿下北海。可我也觉得,劝降孔融才是上上之选。诸位以为如何?”

  陈群此时点了点头道:“没想到潘将军还有这样的故事。如今潘将军已经崭露头角,若是贸然开城献降,只怕要背负背主之污名。就算为潘将军计,我等也该派人去劝降才是。”

  “不错,文珪在北海抵挡袁谭,没有让青州落入袁绍之手,此举可谓是为主公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出兵之前,主公就有意等文珪回来,便予以重用。若是能让他名正言顺的归来,自然是再好不过。不过孔文举乃是孔子后裔,身份超然,若是派寻常人去劝降,孔融必然心生不满。长文,你可愿意替我走一趟北海,劝一劝你这个‘小时了了’的老友孔文举来降如何?”

  陈群闻言一笑道:“固所愿也。这兵发青州第一功,在下自然是当仁不让!”

  “哈哈,还第一功,我等若是能拿下青州,这第一功怎么算,也是人家文珪的。长文你就忍一忍,拿个次功也不差嘛。”高夜笑着打趣道,“对了,那些个文官在你手下干的怎么样,到时候治理地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还有,他们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人才,能入得长文的眼?”

  陈群闻言,仔细想了想,这才说道:“这些家伙如今管理一应后勤事务,倒也算是得心应手。多少也都在颍川书院读过些书,用他们为一县之长,应该问题不大。至于特别出众的,倒是有一个,此人在政事的处理上倒也一般,可是胸中却有兵法韬略。在下曾偶然与他论及兵事,此人侃侃而谈,颇有些味道。奈何我不擅兵事,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

  “哦?还有这样的家伙?”高夜随即一笑,“明日让他来见我,若是真的精于兵事,让他去当个一县之长,岂不是用错了地方。”高夜只是一听,就猜到陈群说的人是谁,除了贾逵这个家伙,又能有谁呢?而且听陈群这么一说,自己终于明白此人为何仅被评为一个百里之才,毕竟陈群也说,此人处理政务的能力一般,这样的人做为一县之长也就到头了。

  可能是评其才的人,并没有考察过他胸中的兵法韬略,只是看他政务能力,便给了评语,这才被曹操派到了自己的手下。不过这样也好,这个家伙此时没有被曹操重视,倒正是给了自己机会。人才嘛,再怎么多也不嫌多啊。

  陈群应了高夜的要求,高夜随即又看向甘宁问道:“兴霸,建立水军一事,你最近思考的如何了?我听说你当年纵横长江,手下有一帮善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