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议渡阳信_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篇檄文,彻底拉开了袁曹之间大战的序幕,虽然这篇檄文来的比历史上早了两个多月,但是现在的曹操,也非历史上的那个曹操可比。历史上的曹操在建安四年才彻底占领了河内,十一月才得宛城的张绣归降,巩固了自己的左翼。自己的治下更是因为连年大战,兵力、粮草和袁绍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现在的曹操,不但早早占据了四州之地,历史上吕布在兖州的祸乱日久以及三征张绣败北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军力更为鼎盛。再加上造纸术、印刷术以及官学的推广,更是让曹操的声望在百姓士卒的心中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土豆、玉米这两种作物的出现,加上屯田制的有效施行,粮草更是充足。想来曹军缺粮少食的历史不会再次出现在官渡的战场之上。如今的曹操和袁绍相比,差距虽然还有,倒也不是很大,曹操对于战胜袁绍一事,也更加的有信心。

  况且曹操早就开始为今日之战做好了准备。荆州刘表有张绣在宛城牵制,江东孙策更是被治下山越之民以及残贼余党搅合的焦头烂额,无力北上。钟繇坐镇关中,拉拢凉州各方势力,以保左翼无患。高夜坐镇青州,随时都有打过河的打算,确保右翼无虞。至于正面战场,新晋小将潘璋带领步骑三千进驻延津,东郡太守刘延带兵扼守白马,随时阻滞袁军渡河长驱南下。曹仁依旧在河内镇守,以防并州来犯,夏侯渊兵进黎阳,做出随时攻击的姿态。李典、乐进则带兵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准备阻挡袁绍的正面进攻。曹军的这一切布置,早在彻底平定徐州前后,就已经开始。白马、延津两地早已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兵城,百姓早已撤离。曹军虽然在数量上不比袁绍兵多,可是在策略上却采取了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策略,来应对袁绍的攻伐。相比之下,袁绍的出兵反而显得很是随意,更是一举推翻了早先制定好的休养生息的方针。大军整军完毕,袁熙一到平原,袁绍就连冬日天寒这样的事情都不管不顾,尽起大军四十万,命颜良为先锋,直杀奔白马而来。

  袁绍的大军一动,就连平原的袁熙也是蠢蠢欲动。不过说起来高夜还是真的要感谢一下袁军的磨蹭,从自己打败袁谭到现在,足足给自己留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来从容布置。自己的后方自己自然是不用发愁,陈群、国渊、王烈等人皆是一时之选,稳定后方,转运粮草军械之事自然是不在话下。论到打仗,未来曹魏的五子良将有三个跟在自己身旁,泰山的臧霸也被曹操又一次调拨到了自己的麾下,再加上甘宁的水军,高夜觉得这一次自己要是不能打过黄河,生擒了袁熙,都对不起自己手里的这一副好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