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4章 裂痕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蕃又火上浇油的说:“现在父亲你才明白,你在夏言心目中是个什么位置了吧?可能连秦德威都不如!”

  严嵩感觉儿子似乎还有点幸灾乐祸,恼火的问道:“你又想说什么?还是多想想你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严世蕃换了种说法:“其实夏言也忽略了一点,到了礼部尚书这个地位,能真正确定父亲你去留的,只有陛下而已!”

  对朝廷机构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正常情况下,一般尚书是不会被大学士彻底操纵的,毕竟六部尚书也是直接向天子负责的人。

  严世蕃莫得感情的继续分析说:“夏言与父亲同乡,年纪也相仿佛,如今对父亲的用处真不大了。

  甚至相反,夏言还有可能是挡在父亲前面的巨石,如果父亲想继续前进,看看山顶风景的话。

  儿子我冒失一次,能让父亲你认清楚当前的处境,那也是非常值得了!”

  严嵩不由得想到,谁能让一个礼部尚书继续进步?不言而喻,只有皇帝。

  具体怎么办,严世蕃先前已经说过思路了,就是再发动一波“大礼议”。

  给嘉靖皇帝的亲爹上庙号、入太庙,以此为晋身之阶。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礼制事务,不亚于当年嘉靖皇帝认谁当爹。

  一旦被上了庙号,并且神主进太庙,那就是大臣口里的列祖列宗了,但祖宗是能随便认的吗?

  嘉靖皇帝自己认爹就罢了,还要带着大臣和后世一起认祖宗?

  再怎么说,嘉靖皇帝他亲爹生前只是个藩王而已,追谥为皇帝就罢了,再搬进宗庙就太过分了。

  所以这事情,一般大臣是不会支持的,甚至想都想不到的。

  严嵩按住了纷繁的心情,对儿子喝道:“没有你说得那般容易,须知独木不成林!”

  对此严嵩看得很清楚,在礼法上,嘉靖皇帝内心追求的是被“广泛认可”。

  孤零零的一两个人支持,反而会让嘉靖皇帝觉得是讽刺,甚至这一两个人会被大臣们视为另类。

  当年大礼议的时候,也是有张璁、桂萼、方献夫、霍韬、席书、黄宗明、郭勋等等一大批文武大臣鼎力支持,场面上有声有势的。

  如果真的只是单枪匹马的上疏倡议一下,就能飞黄腾达,早就有人去干了!

  严世蕃惫懒的瘫在罗圈椅上答道:“所以我的意思,也不是立刻就让父亲去动手啊。父亲说时机未到,我也很赞同。

  你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交结同道,暗中寻求所有潜在的盟友。”

  严嵩示意儿子接着说。

  严世蕃当然早有想法:“比如说左都御史霍韬,他本身就是议礼派的宠臣,可以在天子那里抵消掉夏言。

  而且现在议礼派逐渐式微,霍韬也急需够分量、能同气连枝的新盟友。

  如今人人都知道,儿子我与秦德威多年仇怨,彻底撕破脸了。恰好霍韬也是秦德威死敌,这不就有共同语言了吗?

  还有兵部尚书张瓒,根据廷推细节来看,这个人必定与霍韬有关联,而且与京营总督王廷相有龃龉。

  这不又巧了吗?王廷相可是秦德威的同道前辈。

  若能有礼部尚书加左都御史加兵部尚书,这个阵容就已经很不错了。

  此外工部的林尚书,他肯定不是夏言那边的人,费费心思,说不定也能拉拢过来。

  而且在大学士里,顾鼎臣这个人虽然没什么主心骨,但他向来热衷逢迎天子,极有可能支持上庙号这种事,也是潜在的同道。”

  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年底突然有应酬也很正常吧。。。一睁眼早晨六点。。。啥也不说了,今天我就不离开电脑桌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