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一章 钉子户_巴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不识字。这次修路县里和镇里都有补助,如果不修,补助就给别人得了。”

  江红道:“我不管啥子补助,今年我交了农业税,提留统筹一个不缺,其他钱我都不交。”

  王健道:“这是三社的事情,大家都要集点钱。三社有一百五十七户,每家三百块钱,江红,你是三社的种殖大户,又不缺这几个钱。”

  江红抬起头,大声道:“你这话我听起来刺耳,我的钱不是大风吹起来的,而是天天早上五点钟起床,用命换来的。王健,我来问你,城里头修路为什么不叫大家集资,都是由国家来投钱,为什么我们农村修路就要大家集资,凭啥子,我们农村人硬是要低人一等。”

  “城里和农村不同。”王健一时没有想到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王桥在脑子里思考着如何回答这句话。

  说法一,在城市里搞基础设施建设比农村划算。由于城市城人员集中,修一公里路可以为更多人服务,在城里修一条路服务几万人、十几万人,在农村修一条路服务几百人。另外通信线路架设,实际上如果不是国家强制要求,通信公司根本不愿意安到偏僻角落,因为安装费用和使用人数不成比例,很难收回成本,永远是亏本的。

  说法二,县里经济不强大,只能满足城里,才能依据财力逐步满足农村。

  说法三,还与土地性质有关,在城里修地占用国有土地,在农村修地占用的是集体土地。

  王桥在脑子里想起了好几种解释方法。他心里很明白,这些想法放在这个环境里,没有办法说服眼前这个黑脸汉子。

  江老坎直截了当地道:“不要扯这些大道理,我就问你一个事,当初河东修路的时候,河西都是出了钱出了力的,为什么河西修路,你们就不出?”

  江红道:“又不是我喊他们出钱出人。反正说破大天,我就是不出。”

  王健到这里走了三次,每次都陷入到了斗嘴的境地,最后不快而散。听到江红的说法,用无奈的眼光看着王桥。

  江老坎道:“这次修路,每家每户都要签字,每家每户都要出钱,到时都要张榜公布,如果大家都出了钱,少数几家不出,要被别人戳脊梁骨。”

  江红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道:“要戳就戳,管我屁事。”

  王桥想了半天,决定还是以退为进,道:“江红,我代表镇里来说两句。我想你应该看过村民议事规则,规则里说得很清楚,如今村民自治,修不修路最终决定权在大家手里,镇里只是出钱鼓励。如果这一次修路,有百分之二十不同意,这条路不修就不修。你生活在村里。周边全是父老乡亲,我不相信你就万事不求人。等到以后人嫌狗厌,你就晓得厉害。”

  江红还以为年轻镇长会做自己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