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点歌台_重启2002之黄金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的优势。

  嘲笑派:“简直是痴心妄想,拿什么去超越那些进口mp3?拿头去超越吗?”

  维护派:“国产威武!国产崛起!”

  嘲笑派:“别自欺欺人了好吗?国内有什么技术可言?”

  嘲笑派:“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鸟公司自大到这种地步,贻笑大方!”

  维护派:“廖俊龙就是个洋奴,贬低同胞,抬高洋爹。”

  ……

  “等等,怎么好像有人骂自己?”廖俊龙又拉回刚才那个维护派的帖子楼层看了一遍,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急忙又拉着评论区往下翻,下面果然很多人在骂廖俊龙。

  廖俊龙又急忙拉回正文末尾一看,果然,作者署名:廖俊龙。

  “你妹,要不要玩这么大!”廖俊龙彻底无语,没想到冯军还有这么恶作剧的一面。

  还是忘记改名……可是廖俊龙记得原稿上自己也没有署名啊!

  不过廖俊龙也没什么忌讳,反正他现在又不出名,全国还不知道有几个叫廖俊龙的人呢,别人又找不到他,不过对于冯军的这一恶作剧,廖俊龙还是心里感到有一点不爽,想着以后有机会得找回场面。

  不过总的来说,骂也好维护也罢,'月光宝盒'这系列mp3火了,还没有正式发布就已经在全国爆火了。

  虽然廖俊龙没有打开其他网站浏览,但也能想象出应该和新狼网站的情形差不多,充数着评论区的,不外乎一片维护声和谩骂声。

  “既然冯军那边已经开始宣传了,那么自己这边也应该要正式加快脚步了。”廖俊龙心里盘算着,拍卖会拍来的2000部手机已经修好9成以上了,剩下那些让大力先修着吧,如果大力修不好再由他出手维修。

  眼下的他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鹏城范围内的mp3宣传活动。

  提起电视点歌台,相信很多80后甚至90后,对于新千禧年爆火的电视点歌台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还直接参与过,亲手点过歌。

  说起点歌台,它的雏形是源自于广播电台。

  早在在90年代,全国各地就开始了学习珠江经济台,搞起直播、引入热线,与听众互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为听众向亲朋好友送出各种歌曲祝福。

  同一时期,音乐MV兴起,而把类似节目搬到电视屏幕上,将祝福信息转成字幕表现的形式,更能够打动市民百姓,点歌台节目一下子就火了。

  因为在这个年代,电视台的神秘性与权威性依然非常之高,把自己以及亲朋好友的名字变成字幕打在电视机上,这是一件多么荣耀又有面子的事情啊!

  很多人因此迷上了点歌,有事没事一闲下来就会点上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或是和整个城市的人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或是为恋人或者朋友点上一首歌。

  听着电视台播放着自己点的歌曲,心中的满足感虚荣心都超级满足爆棚。

  廖俊龙记得前世的自己,在高中放假时期,在家闲得发慌的自己,还亲自用电话点过几首歌送给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女神。(没有告诉女神,属于自嗨模式)

  最后他老爸去电信厅交电话费的时候东窗事发了,被他老爸一顿好骂。

  或许还有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吧。

  点歌台一开始是以城市为单位,每个城市设立一个点歌台,但是在点歌台火了以后,一个城市一个点歌台的模式渐渐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大家想要点歌只能靠抢,通常都是几十个人抢一个点歌名额。

  有利益的事情是永远不缺人去做的,所以后来慢慢涌现出了更多的点歌台,好比现在的鹏城,大大小小点歌台有将近10个,除了全市的点歌台,每个城区都有了自己的点歌台。

  廖俊龙记得再过一两年,点歌台发展到巅峰的时候,城市里每个镇区都会设立点歌台了。

  时光流转,点歌台如同很多时代的特色产物一样都逃不过相同的命运,从快速崛起到一路经历巅峰,最后被时代无情抛弃而迅速陨落。

  如今,关于点歌台的记忆,也成为了那个年代极富代表性的场景之一。对于点歌台,许多人在自己心底都有着一份充满情感的回忆。

  廖俊龙准备对点歌台下手了。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