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章 运筹帷幄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很值钱的陪葬品,比如金银珠宝,名人字画。

  至于享殿的器物、建筑材料,这些东西在700年前是不值钱的,鞑子也懒得刻意费力、去计划性地彻底毁坏。

  所以直到0年代,即使经过700年的风雨,以及无数次盗墓,依然可以确认还剩宋孝宗、光宗的享殿,依然有地面遗迹,只是其他四陵的地表部分荡然无存了。

  这最后两座享殿的残骸,确实是除旧迎新的时候彻底垦平的。

  “唉,可惜了。能挽救多少算多少吧。”顾骜内心叹息着。

  他本来是工科生,连盗墓小说都不看的那种,对考古和收藏文物兴致寥寥。但既然遇到这种事情,与公与私没有不管的道理。

  他打算花点钱,“毁家纾难”从其他知青手上抢收,能买多少算多少。至少不能眼睁睁看着王平山把东西都卖给外国人。

  看完地方志史料,顾骜又翻了一会儿政策汇编。

  从书上,他进一步了解了目前文物进出口的规定:

  如今的古物出口创汇合法渠道,主要是两条。

  第一条是国家特许经营的出口机构,主动向国外出口。

  这个渠道虽然目前管理比较混乱,但毕竟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有关部门颁布过的规章可以借鉴,规定过哪些能卖哪些不能卖。只是十年不可描述期间,因为社会现实而松动了。(79年7月后就全面规范了,但主角不知道。)

  第二条途径,就是来华的外国人或者华侨来国内旅游、考察,然后少量买些收藏品、离境时自己带出去。

  这种交易的规模比较小,但管理完全是空白,几乎什么都让带。

  顾骜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份中央文件决议,是文物管理局提交的,名叫《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携带、邮寄文物出口鉴定、管理办法》。

  从表述上来看,这份文件貌似能解决问题,但目前才刚刚通过,国u院的批示是要今年0月正式实施。

  法不溯及既往,这意味着该文件赶不上王平山的事儿了。

  顾骜也无法从“倒卖古物”的角度举报他任何罪名。

  只能从流氓和投机倒把着手了。

  ……

  翻完这两本厚厚的文献,基本上也到了下课的点儿了。

  随着铃声一响,学生们哄堂而散。顾骜也收好了书,然后招呼马风跟他一起去办点事。

  马风最近一周貌似挺忙的,也不主动找顾骜“帮闲”了。

  顾骜拉他出门的时候,随口就问他:“最近忙啥呢?我不会耽误你赚钱了吧。”

  马风态度依然很恭敬:“顾哥你这就说笑了,要不是你罩我,带我见世面,我能有现在这么好过?啥事儿也比不上您的事儿。”

  不过,恭敬之中,马风那种自得的表情也是掩饰不住的。

  所以他自然而然聊起了最近的成功:

  “不瞒你说,我最近想到了条跷课来钱的路子—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