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4章 钱不是越多越好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下,沉浸在幸福中。可最多半年后,他会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大脑的保护机制,导致垂体不会再为‘我加薪到1500’这个理由而继续分泌多巴胺了。

  再过几年,他涨到月薪2000/3000的时候,每次暴涨后半年,依然会分泌多巴胺,再往后就习惯了,概莫能外。

  同样的,一个没吃饱饭的人刚刚吃饱后前半年,他会开心,下一次他就要偶尔能吃肉时,才能开心半年,再下次要到敞开不限量吃肉时才开心半年……在确保活下去后,每一个新增物质享受的增量,只能让你的垂体为之分泌半年多巴胺,然后就习惯了。

  存量不重要,增量才重要,没有增量时,月薪5千美元的美国人跟月薪5万美元的美国人,其实物质上活得一样痛苦——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多巴胺分泌量为衡量标准。

  如果仅仅是上述的机制在起作用,那么小康实现后,有钱最多是跟没钱一样幸福,至少不会痛苦。可事实是,人一旦满足小康闲下来之后,他的注意力就会多到无处安放。

  一个没吃饱饭的人,是没精力去关注他身边的人、有几成比他穷有几成比他富的,也就没空被攀比所苦。他的大脑被饿麻木了。可是一旦吃饱了,她就会找事儿,希望被人关注,希望发现自己在社会上并未处于底层,那么矛盾就来了,戾气也大增。

  所以从多巴胺的角度来衡量,其实一个最和谐的社会,大约是80%的把精力花完后,能吃饱穿暖,没有剩余精力去嫉妒别人并且生出怨愤。16%的人能吃饱肉、有电视看,然后每当脑子空下来时,就能想起自己是世界的前20%,并心生优越感。

  35%的人当富豪,不但锦衣玉食,还能买奢侈品,在那16%吃饱肉有闲暇的人面前偶尔显摆一下。最后05%的顶层超级精英,则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他们钱多得视钱财如粪土,只想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美国人的脑神经科学家早就研究过了,人类只要发现自己处在所能观察到的环境内、前两成的位置,他们就多半会心生满足,分泌多巴胺。

  对于穷人而言,闲下来的时候最好就是适当消遣一下体育运动、或者打打牌,把精力耗散掉就够了。如果更闲,他们就会想起自己有多穷,这虽然会刺激他们奋斗,却也会带来痛苦、多巴胺分泌量的压抑。”

  顾骜前世来自于过度分享的互联网时代,他虽然赚的是这个钱,却不代表他认同那玩意儿的好处。

  他深知很多时候无知等于幸福。90年代末社会的戾气之所以没有2010年代浓重,并不是90年代末的人物质生活好,而是他们没有那么多诱因提醒他们想起自己有多穷。

  “原来,美国、曰本这些国家,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按你的说法,他们的社会戾气那么重,极端的人那么多,都是被大众传媒的过度挑拨攀比导致的?”

  “很残酷?但真相就是这样。如果有一天让中国人民吃得太饱后,他们迟早也会想方设法变着法儿作的。只要我们还是人类,我们也都是多巴胺的奴隶罢了。有识之士们,充其量不过是比常人更能提醒自己警惕这一点。”

  重回80当大佬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