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6章 时代的难处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区那么多挤压的待业人口,加上清退下来的,上到厉市长都为这事儿睡不着觉呐。

  开了好几次会,让市里最大的几家国企拿出表率来,出钱搞‘全民办集体’,归属国企管理,但是没有编制,市场上缺啥就生产啥,盲目扩张。前些年专注造制氧机的时候,厂子里也就四千号人,后来伊拉克、约旦、美国能源部那些创汇大订单进来,咱扩充人马也就扩招到五千人。

  现在可好,省里市里都让我们多解决就业,好几个全民办一弄起来,跟主业完全没关系,结果去年一下子就飙升到2万人!今年yd,肯定也要继续解决就业,可能要到3万人。这可是3万张等着吃饭的嘴呐,谁用得了这么多工人。

  老秦倒是滑头,谋求到宝钢一期当个分管生产的副职,甩手走了。宝钢是新建企业,自个儿二期都没造好呢,没有造血反哺能力,政府肯定不会额外乱摊派就业指标的。结果我倒是被架在位置上下不来了。”

  老爹说着说着,郁闷地喝了一盅茅台,叹息不已。

  顾骜捋了一下思路,也是默然。

  他从去年5月份就去了美国,对国内的变化确实不太了解,都是这次回来后,跟韩婷、仇清这些合作伙伴聊天,才渐渐接轨。

  没想到年夜饭桌上,才有机会听老爹说困难。

  历史上,82年到83年,因为连续的专项整顿,就业压力确实暴涨,因为你很多原先81年以前处于灰色地带的就业形式,都被规范了。

  在大型国企比较多的城市,这时候就催生了大量的“全民办集体”,作为新的合法、快速吸纳就业人口的手段,被各级政府主官热捧。

  说白了,就是让国企出钱盲目扩张业务和规模,成立国企控股的集体企业,而新招到这批国控集体里的员工,是没有“不被辞退”保障的,有点儿像临时工,但又比临时工好一点——反正就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啦。

  钱塘制氧机厂,也就是在82、83被要求先兼并几家本市此前亏损难以为继的小国企,甚至还包括跟制冷机毫无关系的本市造船厂,简直奇葩。

  然后,就是盲目扩张办集体,造手表的、造收音机的、万用表的……听说市场上偶然缺什么,只要是跟机电相关的重工业产品,领导就拍脑门让你开一个车间生产这种东西。

  历史教科书上的“粗放式发展”,说的就是这一段。

  本来手下只有5000号人马,两年内硬生生吃成3万人,还不考虑可持续发展,厂子能不奄奄一息么。

  顾骜也不想改变什么,毕竟也没法改变,因为这些都是国家塞进来的,搞好了也是国家的。而且短时间内,因为国内确实物资匮乏,生产啥赚啥,问题也不会一下子暴露。

  顾骜能做的,只能是劝说“爸,注意悠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