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_771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年、两三波供核档一派的内阁要员有过各种不便为外人知道细节的合作、共同利益,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郑老板噤声沉吟之间,李老板也颇有觉悟地插了一句话:“老郑,以后打鼓岭、沙头角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利益,确实不可能甩开顾骜单干的。你也不想想,原先我们还不用担心‘顾骜把厂子搬回内地’,毕竟买的那些曰本的、美国的高精尖设备,肯定会被美国人严管审查。他要是搬到内地,美国人还担心技术扩散、要百般阻挠。

  可现在看来,他的能量、以及彼得森肯帮他斡旋的尺度,比我们预想的还大得多。要是再过十年八年,内地的劳动力素质上来了,能够承接这些产业转移了,顾骜直接往内地一搬,打鼓岭的地皮还能高价出手给那些穷人么?还怎么榨房地产的超额利润?

  咱只有给顾骜足够的分润,才能留住他继续画饼,多画几年,给咱更多的时间骗那些还没买到房的肥羊上套!香江的房子已经涨到这么贵了,哪怕是打鼓岭这种地方,除了半导体这么体面的实业,其他任何实业在香江都是活不下去的。

  二十年前咱造电风扇、十年前咱造电视机和其他电子组装产品。现在香江的实业还有啥?没有这个饼,拿什么把打鼓岭和沙头角的第一批人气鼓起来?”

  李老板这番话,可谓是入木三分。

  历史上,香江的地皮用得那么省,一方面固然是钉子户难搞、环保组织难搞。另一方面也是囤地惜售、巧立名目低价拿下地后不开发。谁让香江的土地持有成本低到不合理呢。

  说“持有成本”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其实应该叫“闲置成本”甚至是“浪费成本”。

  打鼓岭和沙头角的开发,明显是超前于85年的社会需求的。顾骜要是一撤,这些地方的供给多出来,说不定能把香江主市区的房价都打得跌一些,这是几大地产家族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众所周知,有时候物价的高位,全靠“需求量105%,供给量95%”这样几个百分点的供需缺口哄抬起来的。一片三四十万人口的规划区,在香江这个500万人口的土地市场上突然释放,崩一下行情也是很可能的。

  那还不如长期用利益稳住顾骜呢,那样花的还少一点。

  都怪那些该死的、不肯为高房价接盘的无房市民!

  ……

  可怜的顾骜,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随手摁死了渡里杉一郎、把佐伯正义也打到苟延残喘,这么区区两件小事,在香江乃至整个东亚商界留下了多少都市传说。

  在他看来,所有公开的锅都丢给彼得森和黑石基金去背了,他顾骜展现出来的只是一副纯粹配合美国人布局的姿态、是一颗棋子而非棋手。

  为什么这些人还要惧怕于那些根本子虚乌有的凶名呢?

  棋子有什么好怕的呀。

  于是,当12月初、顾骜的正牌女友萧穗,来到香江之后。顾骜原本只是想办一个文艺界圈内人士的小庆典、祝贺一下女友拿了矛盾文学奖。

  谁知,一群嗅到了风向的地产家族,又上赶着来白加道顾园送礼陪贺,把好几块周边地皮的开发机会,送上门求利益捆绑。

  重回80当大佬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