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8近似科幻的推论_行僵救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没事,这可是不间断大功率扫描,就算磁共振的功率不足以将活人的大脑烤熟,也没有CT那样的辐射伤害,如此长时间的检测对于大脑的影响也是难以预料的。

  最终,还是休息过后恢复了精力的屠鸿业咬牙拍板,确定对断代道人的大脑进行连续磁共振!

  屠鸿业的想法简单明了,作核磁共振,还有机会治病,不做核磁共振,任由断代道人自行恢复,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就不如搏一搏了。

  有屠鸿业这个大领导拍板,核磁共振的设备立刻布置完毕,由于深度麻醉会影响脑部检测,京畿基地短时间内又无法调集专门的麻醉师,最终断代道人浑身捆满束缚带,嘴里塞着咬胶,躺在嗡嗡作响的设备里尽量保持不动,脑科医生紧盯着一张张开始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色彩斑斓的扫描图,满脸严肃。

  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屠鸿业深知献丑不如藏拙的道理,他连核磁共振室都没进,而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些京畿基地的日常事务,并且开始安排一项备用计划。

  阿米巴食脑虫改造计划。

  当初准备用来对付丧尸,却因为防疫药剂的开发比预期顺利,最终延缓研究进度的阿米巴食脑虫改造计划。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军方或者屠鸿业这样的科研学者,对于变异生物群在丧尸疫情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都有足够的认识,毕竟这些变异生物本身也是丧尸疫情的延续,如果不能消灭干净也要设法控制数量,避免疫情与兽害卷土重来,对已经脆弱不堪的人类文明造成新的冲击。

  所以,除了从活体携带者身上探寻郑国宗操控变异生物的秘密,进而想办法控制生物群之外,备用计划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开发针对变异生物的生物武器?拜托,能有什么病毒在异变与烈性上比得过丧尸病原体?况且,开发有针对性的基因类生物武器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研究方面最少十年起步,这需要广泛的采样,对比,分析,试验才能弄出母本,然后根据母本特性更换要攻击的基因嵌合片段,这才能保证新型生物武器具有高度稳定性,否则,仓促弄出的基因武器结构不稳定,再结合丧尸病毒进行基因置换,诞生什么杀伤力更强的病毒出来,那人类可就真没几天活路了。

  排除病毒细菌类的生物武器,屠鸿业的选择自然就不多了,原本用来消灭丧尸的阿米巴食脑虫再次被提上了议程,相比细菌病毒让人无法预计的转基因效果,食脑虫在基因结构上复杂的多,却远没有复杂到变异生物那样被人脑操控的程度,生存条件与传播模式的要求也更高,控制传播范围相对更容易一些,起码散播后只要通知各个营地不要喝生水,不要随便野浴,平常戴口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