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 绝密_破坏专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图像上显示的天坑并不大,直径不到百米,这一点,从站在天坑旁站着几个人的比例就可看出。

  神农架天坑。

  宁晓凡瞧到图片下注释的这几个文字时,先是一怔,心里还在琢磨,这图片里的天坑和此地的巨型天坑根本就是两码事,估计是神农架其它地方的天坑。

  接着翻页,页面依然显示的是一张图片,图片还是天坑图案,天坑旁依然站着人,但从人和天坑的比例上看,这张图片的天坑面积又大了不少。当然,和巨型天坑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

  图片注释的文字,还是神农架天坑,只不过,还多了个天坑直径的数据,上面写着5米。

  接着点开下一页,还是天坑图片,天坑的面积似乎比上一张图片大了许多。图片上的天坑直径数据则是513米。

  看到这三张面积不断扩大的天坑图片,宁晓凡心里隐约有个猜测,只是心里还不敢肯定,于是,接着点了几下页面。

  无一例外,接连点开的几页全部是天坑图片,而天坑直径的数据随着页面的下翻也不断的增长。一直点击到图片的最后一页,宁晓凡看到一张极其眼熟的图片――巨型天坑

  不但如此,这张图片似乎就是在荒头岭顶拍的,几乎和宁晓凡所占的视角位置相同。

  第一张图片显示的小天坑就是如今的巨型天坑?

  宁晓凡心里有些惊讶了,小天坑才多大,直径100多米了不起了,巨型天坑有多大?光是目测,直径怕有好几里?难道,这天坑自己会长大?怎么可能?

  宁晓凡并没惊讶多久,很快,下一页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数据为他解开了谜题。

  神农架天坑被发现的时间是在19年。当时发现天坑的是一名护林员和一名当地的采药人。

  当时,两名发现者并没把天坑上报组织,关于天坑的发现,只是在当地流传。

  19ru年,湘北省地质局得到消息后,曾派出一支小型考察队对神农架天坑做了初步考察,由于设备不足等原因,考察队只对天坑的直径进行过测量,并没抵达天坑底部。

  时隔整整10年,也就是1990年,一支考察野人的科考队再次来到神农架天坑,并借助装备抵达天坑底部,对天坑的地质、形成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并发现在天坑底部发现一个洞穴,由于时间、后勤、以及装备的不足,考察队员只深入洞内一百米就停止前进。

  此次考察结束,所有关于神农架天坑的考察的资料递交到国家地质局,以及生物研究所,并引起媒体关注。

  5年后,1995年,在新澳集团的赞助下,国家地质局,京华大学,自然研究协会,湘北省旅游局,以及新澳集团组成一支联合科考团再次进入神农架,并对神农架天坑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科考研究。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