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突变之举_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时候,张海诺还不知道从意大利前往利比亚的乌tt]遇灭**之灾的消息,更不知道贝尔特拉米少将的亲弟弟就在护航驱逐舰“弗雷契亚”号担任舰长。然而,这也怪不了德意军队之间的联络通报体系,如今的交战国家中,没有哪两个国家可以做到亲密无间。

  冲了一个凉水澡之后,张海诺着好衣装来到舰桥。与各国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大型舰艇相比,“戈本”号整体布置要简单许多,而且也没有高耸复杂的舰桥。夜已深,站在露天的舰桥观测台上,张海诺能够闻到一种几乎已经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味道――原因无他,这艘战舰使用的仍然是日德兰时代的燃煤锅炉。

  土耳其人为什么不在这艘战舰的现代化改装中升级动力系统,张海诺也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现任土耳其海军参谋长,对方告诉他,土耳其政府既没有那么多资金,也没有进一步提升作战性能需要――一艘装备10门11英寸大炮、能够保持24航的旧式战舰,就已经能够满足目前土耳其共和国非常有限的海上战略。

  “一切正常!”朗斯多夫一句话概括了这两个多小时的情况。

  张海诺照例端起望远镜巡视一番,远处看不到一星半**灯光,9艘开着微弱航行灯的意大利战舰,则一艘不少的列队航行。

  “辛苦了,你.去休息吧!还4小时抵达炮击海域!”张海诺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了。为了做好尽可能的保密,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临时通知意大利舰队启航时间、启航后才告知目标地**,并且要求他们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等等。

  不过,在得知炮击目标.是埃及北部的马特鲁后,意大利舰队指挥官贝尔特拉米似乎和张海诺持有不同的观**,他让通讯官以信号灯来自己的疑问:马特鲁过于靠近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亚历山大港,因而很容易在返航时遭到英国舰艇的拦截,相比之下,西迪拜拉尼既靠近前线,又与亚历山大港保持较为安全的距离,短暂炮击后,德意联合编队将有足够的时间高撤离!

  张海诺没.有接受意大利人的建议,而是提醒对方意大利政府和海军参谋部已经将这支舰队的临时指挥权交给了自己――既然贝尔特拉米和他的舰艇已经加入这次行动,就必须完全听从他的指挥。

  进行了上述内容的交流之后,.贝尔特拉米将军没有再从他的巡洋舰上来其他信号,沉默并未表明他的真实立场,但话说回来,双方终究只是同盟关系,张海诺又能对这位桀骜不驯的意大利将领怎么样呢?

  在没有月光的夜晚进行长距.离奔袭,航行途中既是单调无聊,又必须十分的谨慎。不过形势似乎正像张海诺预料的那样,眼下英国地中海舰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