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朝廷就是给天下修水渠的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是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周延儒想了半天,才说出了这么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不是这么个道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这些事真正的道理是为了让北直隶的货殖、百姓动起来、活起来,只要流动和循环起来,一切都就会往好变,死气沉沉是不行的。自古以来很多人在议论朝廷和官府是干什么的?朕现在才明白,朝廷就是给天下修水渠的。让不流通的死水变活、加固和扩宽即将崩堤的凶河河道,疏浚堵塞的河道,给缺水严重的地里引水,给过涝的田地排水,这就是朝廷要做的事。”

  “陛下以治水喻治国,言语深妙!臣受教了。细想,治国确如治水、要疏固结合、联通为上。借国债、兴修道路和水利,既能解决兴农扶商强兵固基之需,亦能让天下之财回流到升斗小民之手,确实一举数得、唯一的麻烦是朝廷的负担变重了,除此之外确实是善政。”吴甡做过地方官、在山西的时候也组织过修水利的事,所以朱由检稍微将话往透一讲,他就反应过来了。

  “借国债确实是增加了朝廷的一部分负担,但朝廷的财政也会因此而增加,咱们得想通这个道理。朕为何要生民一体纳粮、不光是为了扩大税源。大家要对税有有更深的理解,它不仅是养国这一个作用,它还得担负起调节货殖流动的目的。富人不纳税,对朝廷和天下来说是大祸。到最后朝税就变成了,朕和朝廷为天下富人掘财的工具了。富人就会挟持朝廷,朝策也就越来越难以向下施展。国朝不是不需要富人、但只享利而不兴国、服国的富人万万不能有。收士绅、勋贵的税,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的钱只进不出,最后全埋到地窖里成了死钱。”

  “陛下所言甚是,老臣深以为然。”周延儒对富人绑架朝廷这事体会颇深!倒不是他的思想境界特别高,而是他老人家就亲身经历过被绑架的事。复社的人出资让他复相,然后就是各种提条件让他利用权力来兑现还账。所以皇帝一说富人挟持国朝,他立刻出言点赞。

  “不说大略了,朕说说眼下的一些具体事。朝廷拿出巨资来固本强基,钱必须要花到地方、花出实效、真正成为兴国利民的善政。要做到这一点、反腐、尽最大可能不让官吏从中贪污是必须要做到的,内阁和各部衙门、直隶总督府要将这事当重中之重来抓。同时、修建设施的质量也必须要符合标准和要求,这不光是监理司衙门的事,也是朝廷诸部的事。太师、回去后要制定完善的细则来抓这事,朕的想法是朝中重臣要组成督察组分工分地来督察,现在朝廷只有北直隶一地,朝中重臣分片督察也方便。督察不光是要尽心、还得担则,若是那块出了问题,领头的督察大臣负主责。”

  治贪是个系统性工程,仅有治贪的决心是不够的。还得有一系列的政策、人员来真正将这事落实。眼下的的出路,只能是用贪官来治贪官!朝中这些重臣没几个好货、但不妨碍用他们来反贪。

  “治贪是一个重点、另一个重点是实务、兴务。比如漕运没了之后,沿线的民生转型就是大事。通州朕不是太担心、密云和京城的物产南下、还是会经过通州由陆运转水运到天津港。天津港那边输入的物产,也会经由通州转运。密云到通州的铁路修通后,情况会更好。朕担心的是除了通州、天津这一路外,其它靠着运河营生的府地,如何平稳度过这个转型期。”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