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北扩!还是得用孙承宗建军堡的办法!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象就这么大的一点地方怎么可能挣到那么多钱?在他看来,目前厂务区的出产,就已经够让人震惊了。

  “只要用心,难度并不大。厂务区虽然建在密云、可它做的是全天下的生意,出产的东西既是老百姓急需的,又价廉物美,赚个过千万两银元难度并不大。”

  谷磦/span出了厂务区继续北上,便到了古北口关城。这里是大明新官军第五十一师的驻地,师长是正经从将校堂出来的麻友谅。

  到了关城,第一件事是校阅大军,并向该师正式授旗、给该师准将及以上军官配衔,显示皇帝对军权的掌控力和存在感。

  给麻友谅授了少将军衔后,朱由检轻轻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开口说道:“中孚(麻友谅的字)、二十四岁授少将军衔,掌控一师之兵、镇守边关,在国朝也算是年轻有为的将领了,可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辜负了朕和大明的期许。”

  行了一个军礼、麻友谅朗声答道:“校长放心、学生绝不辜负隆恩。”

  在校场上,向全体战士训完话后,朱由检让全师团以上军官集结到中军帐内,召开前敌军略大会。

  “五十一师是原新军第二师的底子,可以算是强军里的强军,这次全军大整训你们师的主体基本没有动,战斗力应该没问题。因此除了日常的整训工作以外,这段时间还要展开向北推进的战事工作。所谓向北推进是指趁着现在是夏季的时间,要在古北口往北一百里左右的距离,用石泥和石头修筑五座以上互相可以支应的军堡,从而将大明的北部防线向北移。”军议上,朱由检提出了自己的北进计划。这一带没有大的蒙古部落,推进阻力小,适合现阶段展开。

  “陛下、北部皆是北虏放牧的区域,建军堡不好守住啊,臣觉得有些徒耗财力和军力,倒不如加强关城和边墙。”随行的陈新甲,突然听到皇帝的北进计划,觉得有些不合适,现下军力本来就紧张,跑北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建军堡干什么?有那个余力还不如西进或者南下平叛。

  “自大明立国以来,一直修边防防寇,然寇事从未因此而减轻。顾此朕觉得,与其被动防守还不如积极外扩,将关外的生地变成熟地,寇民变成国民,一年推进百里,有三五十年之功,北境皆变成了熟地,岂不更好?从辽东这些年的战事来看,有军堡支撑,咱们与虏寇的战事会更占便宜一些。军堡难守是因为守军无野战之力,军堡成了死地,自然难守。现下我军有野战之力,军堡就好守。”

  依靠军堡体系往外推进,是最适合以步兵为主的大明新军北进的方式。孙承宗依靠军堡在山海外营建的关宁锦防线,怎么看都不算是一个昏招。当然关宁锦防线忽视了一个问题,所谓的关宁铁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军堡不是为了让他们固守的,真正的作用是要他们依靠军堡的支撑作用,与清军展开大规模的移动作战。然而当战事展开后,关宁军出城十里作战都困难,军堡成了最后的庇护所,关宁锦防线的作用自然是大打折扣了。只要军队敢出城野战,且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吃亏,军堡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会极大的发挥出来。目前这个时代沙俄的东扩,就用的这招。沙俄能用这办法将整个远东都扩成了自己的地盘,大明用对力同样能做到。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