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辽东的历史旧账要翻起来了!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败于庙堂,袁崇焕、毛文龙、袁可立、孙元化以及当时庙堂诸公才是祸本。以此祸,苛责死于国事的边将,有违国朝体面。朕追封黄龙爵位,是想让战死疆场的忠良瞑目。辽东的烂事,是到了一步步梳理的时候了。梳理辽事,有一个原则,尽忠死节的将士一律只言其功不追其过。”

  谷鼊/span黄龙之子的事之所以说关键联甚广,就是因为这事涉及到了整个辽东糜烂的一摊子历史问题,这里边有一堆烂人、烂事在牵扯。随着大明又一次进入辽东,这些历史烂事不可避免的要重新翻起来,用什么态度翻、很关键!

  实话说要是细论,事涉其中的人没一个是完全没责任,完全清白的。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万历朝和李成梁开始,任何一个去辽东,以及做出相关决断的人,谁敢说自己在这场大祸上彻底无辜?

  但是翻账的时候,不能将所有人都翻进去。总得有些相对好的人要树成典型,总得在烂人、烂事中挑些好的出来。黄龙就是朱由检第一个摘出来的人,要以他为样板,给朝臣们立一个标准,免得翻案的时候无章可循。

  辽东的历史旧账,肯定要翻,即使朝臣们不想翻,朱由检自己都会亲自下场来推动这事。不然大明这几十年的乱子不就白闹了吗?所有的牺牲都没有意义了。

  追封黄龙,除了是将他从烂事上摘出来外,还有个直接用意,那就是给他的对立面,东江镇定性!不管毛文龙时代东江镇是一个什么情况,他们在牵制满清的战场发挥了什么作用。从毛文龙死后,东江镇上下的那些货,不管是死了的还是投降满清的,凡是站在黄龙对立面的,皆要追究他的历史责任。缺饷、上官处置不公都不是你们闹内乱、当叛徒的正当理由。

  大明的那个边镇不缺饷?大明的那个上官处理事的时候会绝对公允?还不是受毛文龙军阀习惯影响,搞的这帮人目无法纪惯了,稍微有点不顺心、不合己意的事,他们就以手头的兵为依仗,胡作非为。东江、山东被他们折腾了个够。你们要是有毛文龙的本事也就算了,全是一帮有毛文龙的坏习惯,没有人家能耐的货。

  旅顺港、陈荣盛等人一直待在这里等待朝廷的旨意,自被方若诚给押到这里以后,这帮人心里就没安稳过。虽然方若诚说不会怎么苛待他们,就是带到登州港整训一番后,分到海军中继续为朝廷效力。但没有正式的圣旨,一直将他们押在这里,谁会心大到不胡思乱想?

  焦急的等了十多天后,终于有了动劲。一队锦衣卫带着圣旨,来到了看押他们的地方。

  传旨的锦衣卫郎声对着跪地接旨的陈荣盛等人说道:“原大明东江镇总兵官黄龙之子、黄百涛,其妾室黄陈氏上前接旨。”

  人群中的黄百涛和母亲赶紧上前口呼万岁、接旨!

  “钦定、东江镇总兵官黄龙,任上忠于国事、奋勇杀敌,以身殉国、不负龙恩,朕闻其殉国之事泣不成声。为不使忠国之士蒙尘,擢封其为大明威海伯,因其已身故,特准其子黄百涛袭爵。着旅顺港建城隍庙、黄龙为旅顺城隍世受香火永护其地。其妾黄陈氏抚忠臣孤子上大成人,为国养忠良之后,是为节妇于国有功,特赐其为黄龙平妻,封一品诰命。钦此!”

  宣旨的锦衣卫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黄陈氏和陈荣盛,哭声便出来了。陈荣盛是黄陈氏的族弟,不然也不能一直保护她们母子到今日。苦熬了十来年,终于熬出了一个朝廷追封的伯爵,他们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