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1章 首相、你刚刚说闹事的人比较多?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意见是平抚相合,抓一批、抚一批。”

  “科举出来的官果然靠不住!首相、你给还在位的科举出身的官员带个话,要是再不摆正位置,为无耻无义的读书人无原则的回护,哪就全部回去养老。大明朝堂,容不下心中没有朝廷和百姓的官员,将位子腾出来,让真正可用之人上位。”

  朱大典听了皇帝的话冷汗直冒,皇帝这是啥意思?怎么会生出将所有科举出身的官员踢出朝堂的想法?这话要是在前几年说,肯定没啥实际执行性。但是现在,已有近十万大学生进入了各级官僚体系中,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已成长为督抚级别的官员了。最要命的是每年还有两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官僚体系。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传统的科举官员哪有什么底气顶牛?

  “陛下、臣等并不是有意维护闹事的士子,只是闹事者太多,要是全按律法来处置,刑狱将人满为患,没有那么多拘人的地方。”

  “没有那么多拘人的地方?大有最近还来信说,甘肃缺人缺的严重,让朝廷想办法移些民过去。甘肃那边缺的人,不是几万能打住的。江南闹事的士子能有多少?现下、绥远、乃至云中、大宁和辽东,都急缺识字之人。江南的那帮士子爱闹事,哪就让他们去边地闹去,看能不能给大明拓土开疆,在腹内闹事有什么意思?

  传旨、江南总督张凤翔不体恤民情、纵容无良士子行乱事,暂停其职!由王科立暂代其权,立刻展开平乱工作。凡是参与此次作乱之人,无论主次一律收监,发送到甘肃和绥远两地支边五年以恕其罪。若是抗拒不从、拒绝支边,以叛乱之罪论处、大理寺从严从快处决,以正视听。对了、首相、你刚刚说闹事的人比较多?具体多到了什么程度?可有五万?就让王科立以五万为数来安排吧。”

  “陛下、老臣肯请陛下开恩,万万不能在江南大索五万之众,抽走五万读书人,江南的文脉将荡然无存。”

  “腐朽的文脉留之有何用?让他们去边地吹吹新风,改造改造已经腐烂的灵魂,与国与民大有益处也。这样吧、朕也不确定人数,总之参乱之人,有多少流多少。

  朕不希望、今后再有无缘无故为乱之人。对朝政有意见、朕给他们开了正常的口子,想为国朝出力,朕同样广开门路。仗着识了点字、读了些古经,就想骑在大明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一个不好就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下流手段,成天琢磨着坐食腐肉,天下读书人的名声全让他们给败坏了。”

  完了!从皇宫中出来,朱大典的头都有些晕。江南的这帮货,真是给土林招来了灭顶之灾。经此一役,所谓的士林将十去七八也。这个张凤翔也真是的,动乱刚起的时候,为什么不果决处置?非要等事情闹到不可收拾,几乎将江南所有的读书人都牵扯进来才罢休。很明显、咱这位皇帝,正愁没理由将江南士绅连根拔起哪。

  “稚羽这次是害苦了江南士子!”心思大乱的朱大典,赶紧跑到周延儒的府邸求援,一见到周延儒,就开口埋怨起做事犹移的张凤翔来。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