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4章 越靠近铁路的地越不好佃出去!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蛮地区一样。

  几乎体验过火车的人,都会对火车和铁路由衷的喜爱。不过、在大明,也有一部分人发现通了铁路后、对他们来说未必是好事。

  在由太原通往郑州的铁路线上,有一个庄子叫郭家堡。郭家堡的大地主郭德顺,站在自家的地头,看着冒黑烟的火车极驰在铁轨上,他心中就是一腔怨气。

  有了铁路,地里的出产就能卖个好价钱,人去别的地方也方便,来钱的门道比没有铁路的时候要多出不少,总之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没有被怨恨的理由。但是在郭家堡、只要是个地主,他们的想法都和郭德顺差不多。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铁路被周边的地主们憎恨,是因为他们发现:越靠近铁路线的地方,地越不好往出佃。人家偏僻地区的地主,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佃田的人家,而自己等人,每到秋收完、准会有人来退佃,这种趋势还在逐年加重。

  刚开始、地主们觉得:人老五辈的只要有好田,还怕佃不出去?结果,还真是就出现了这种怪事!还想用五成的租子将田佃出去,根本找不到接盘侠。退了佃的人家,有些人心一狠,干脆彻底告别农事,去城里或者是矿上谋生活,或者是去朝廷能分地的新开发地区去安家。总之、到哪儿都比给地主家当佃户强。一年收成的一半交给地主,以前的自己怎么会接受如此奇葩的条件?

  把一半的收成交给地主,哪一年到头还能剩下啥?只是能将肚子混饱而已。怪不得前些年老挨饿,根源原来在这儿?佃户们觉得自己是想明白了受穷的道理。

  面对大规模的退佃潮,地主们只好通过降租来留住佃户!现在像郭德顺他们,佃租已经降到接近二成的样子了。就这!都还未必能留住佃户。

  】

  在郭家堡流传着这样一句传言:“种十亩地,不如一人去城里打半年工。”都有这样的传言了,谁还会安安稳稳的在家种地?郭家堡的贫民们,现在没人想多种地,一般都是想办法搞几亩能基本种够吃粮的便田,然后男丁们就在农闲时乘火车到城里或者各地的工地上去打工了。有大把田地的地主们,只能通过降佃,吸引离铁路线比较远的人家来佃田。这些被吸引过来的人,也不长久,用不了几年就会加入外出打工的大军中。

  再好的田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土地的价值好像和以前没法比了。在从前田产是永产和家业所在,可现如今、佃不出去的田还怎么传家?即使佃出去,收到的租子也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铁路和火车真是害人不浅,原本会老老实实待在土地上刨食的泥腿子们,现在就像盲流一样,成天想着怎么往外跑。往外跑不还是摆脱不了刨食的命运?

  话不能这么说。与当佃户相比,能经常有活的打工仔生活要好的多。打工者没有多少生产资料的投入,也不需要承担多少投资风险。佃户每年要投入种子,要买农具、耕牛!最关键的是要承担主要的生产风险,爆发一次大灾,大量的佃户就会走上绝路!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