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1章 南阳并无基础发展橡胶加工业!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展橡胶加工业,有资源产地的优势,橡胶业又是个比较大的门类,能做的产品非常多,所以在李玉亭看来,是最合适的突破口。但在这事上原本与自己有交情的宫产系统,却不给力了。万幸天无绝人之路,朝廷居然给自己派了一个曾经在天津交易所行业呼风唤雨的搭档,这不是天降及时雨吗?

  “协理认为南阳以橡胶加工业为首要发展产业,蒋某深表赞同,此事、自当担待。不过、可能稍微需要点时间。吾一是需要将目前府中这方面的条件和优势摸清楚,以及理出整合框架来,二是需要与投资者沟通妥善,这些都得花些功夫。”蒋宜涛对李玉亭的想法比较赞同,他也乐意利用自己以前工作的便利和经验,为自己进入官场的首战打个开门红。

  “好说、好说,为我南阳府的发展大计,可就拜托君扬兄了。”融资这事起码得有个架子,总不能纯粹的空手套白狼吧?李玉亭自然是明白的。

  乐观了,当实际展开工作的时候,蒋宜涛才发现自己和李玉亭两人对在南阳发展橡胶产业的事想的太过简单。

  首先、南阳这边毫无发展橡胶炼制和加工的基础,没有任何技术和工匠方面的积累,想进入这一行根本不可能。橡胶的炼制和相关产品的加工,门槛之高超乎想象。除非宫产系统,能不遗余力的进行技术支持。可现在这条路走不通,凭着李玉亭的关系都解决不了,其他人也就别想这事了。

  与在南阳的一些橡胶业投资商代表沟通后,得到的答桉更令人沮丧。他们无一看好在南阳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前途。橡胶加工业,不是单独存在的产业,它现在主要是服务于机械制造生产,除了胶鞋底这一用途外,最主要的是给其它工业机械做配套产品。

  比如自行车的轮胎,一些工业连接件的密封垫片等。所以,橡胶加工业最好是在机械工业发达的地区发展,而不是原料产地。在原料产地弄这玩意,不但不节约成本,反而是增加销售的困难,以及生产成本。运原料到机械产地与运成品橡胶过去的成本差不多,成品橡胶过去后还得二次炼制,没啥实际意义。

  为何宫产系统不在南阳设厂?原因与这些投资商代表说的一样。从商业逻辑上来说,在南阳设厂毫无意义,还是个亏本买卖。除非、南阳的机械制造业的规模能够起来。

  话说南阳的机械制造业要是能撑起摊子,蒋宜涛和李玉亭也就不用如此费心的琢磨怎么打开南阳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了。

  有些丢人啊!调研了一圈后,蒋宜涛觉得自己都有些没脸见李玉亭。满口给人家答应说融资没问题,可现实情况却很打人的脸。自己在交易所行业的脸面再大,也没法说服人往亏钱的行业里投一文钱。资本行业的逻辑就是这样,赚钱的事不愁钱,愁钱的事一点情面都没得讲。这是一个只认利益的行业。难道自己仕途刚起步,就要败走麦城,落一个开门黑的下场吗?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