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五章 决意(下)_易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一个问题。

  原本历史上,北方崛起二个大势力,就是晋王和梁王。

  当然这称号很是让人无语,话说晋和梁在哪里啊?

  但有些人就没有这知识,往往张冠李戴。

  不过就算张冠李戴,但晋王和梁王,的确是身怀龙气的人,而晋王似乎就是北武节度使卢高,现在在第一线抵抗胡人。

  只是现在提前几年,卢高势力还不大,没有称王。

  但此人历夹上坚决抵抗胡人,前后坚持五年时间,最后殉国而死,可称英雄。

  而梁王傅允信,却抵抗二年后投降。

  这两人恰是幽扑和并州的豪杰。

  现在情况就清楚了,胡人二路大军,都在这里,幽咐卢高虽没有称王,但预嘛还会继续抵抗胡人。

  傅允信也没有称王,当然他面对的也只有三万军,但是不可靠。

  显然这里就面临了一个历史选择的关口,王弘毅心潮翻涌,心跳加速,说着:“陈清,你言之有理,你就专门负责调协这件事一张卿,你挂个名总揽。”

  张攸之知道陈清官小,压不住,当下应了。

  陈清知道机会来了,连忙磕头说着:“是!”

  张攸之沉思一会,说:“王上,现在这情况,中线我们必须夺取洛阳,自东线,我们必须全部夺取中原腹地,战线必须推到黄河,和敌人对抗。”

  王弘毅听着,不由产生一种奇妙的想,按照这个版图,似乎就是北宋啊!

  “王上,政治安抚要随上去,安抚流民的关键是粮食,必用粮食来以工代酬,充实交帅,有了饭吃,流民就没有大事,就算有人煽动,也搞不出大事来。”虞良博说着。

  “这是老成谋国之见!”王弘毅欣然说着:“先把这几个题目,和内阁通个气,合议合议,以作出完备的计划。”

  “至于运输流民和支持幽州,宁可先行动,再补缺,你们就按此执行吧!”

  “是,臣在秘文阁当值,现在进来奏事,王上没有别的旨意,臣就回去,不敢误了国事。”张攸之说着。

  虞良博说着:“按王上旨意,臣回去和内阁商量,议个议,明天内阁再回奏王上。”

  说着,集人都退了下去。

  大臣退下,王弘毅就有些阴沉,唤着:“让王从门和秘文阁姚同进见。

  姚同是青色人才,现在虽才八品,但是以后不断加担子,增加资历和绩,以好提拔上去,而陈清也是一样,当然,还有个九品赵远经。

  而十三司目前的品级是正五品,王从门是正五品“锦衣直指御史。”下面千户是正七品,百户正九品,官不高,权力很大。

  每省一个千户,每个郡设一个百户,每个县看重要性,设一个总旗或者小旗,负责刺探当地情报,包括官员。

  片刻后,两人就上前拜见,王弘毅淡淡一笑,说着:“起来吧,有议事。”

  姚同穿着一身带红的八品官袍,年纪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