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3章 苏军战利品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物品上都有万字标记,还因为这些刀剑本身都透着一股子浓浓的日耳曼味道

  话说这古代时,刀剑象征着勇气、荣誉、权威,从远古时代起,刀剑就一直是代表崇高荣誉的物品之一,还有力量!

  二战时期,对于每一名德国军人而言,制服与装饰品、徽章、佩剑都是仪容仪表的重要和必要组成部分。

  每个徽章,每个装饰,每把佩剑似乎都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身带、行李里带、家中放,最后全成了苏联红军的战利品。

  黄金、珠宝全归国家?

  扯淡!

  这的人中间项伟荣会第一个跳出来说不可能,保镖中去过阿富汗和越南的伙计们也会是一样的观点,打仗是脑袋不当脑袋用,命都豁出去拼,不想给自己搞点东西当纪念品?

  帝国的东西好,那个小胡子还是个喜欢玩复古的家伙,仪仗常常整得比古罗马军队出行还夸张。

  风气如此,自然而然之下,第三-帝国的那些个佩剑、佩刀也就不仅是锋利的武器,更成了佩戴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漂亮!

  二战德国军队佩剑的设计,主要沿袭古代或中世纪的日耳曼风格,还特别加入了一些古典色彩和其他地区的元素。

  匕首和剑基本上是中世纪初期华丽的巴洛克式风格设计,谁让他们有个曾经立志当艺术家的疯狂元首,据说这些设计里不少都有小胡子的影子。

  相对二战小鬼子军刀的实用走向,二战德国除了刺刀、格斗刀之外的各种佩剑,更注重礼仪和军种的区别。

  说白了让弟兄们平时挂身上玩傲娇,不是拿来真的开片,只不过其中还是有不少种类的短剑杀伤力不比罗马帝国时代的短剑小!

  张楠记得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有位被德军用匕首刺入左胸杀害的女兵,那柄匕首其实就是一柄党卫军短剑。

  现实社会很奇葩,如今的欧美不少藏家追捧第三-帝国时期的物品,美其名约探索历史,结果追得德国鬼子的各种礼仪用剑、匕首价格一路高涨,就没什么便宜货。

  人呀,就是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

  这家店里有常见的冲锋队佩剑,剑柄和剑鞘上的金属配件使用抛光镍银制造的早期型有,二战爆发后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便宜的镀镍、镀铬锌配件的也有,两者如今的价格相差好几倍。

  店主还推荐了一柄剑身用手工花纹钢精心锻造的冲锋队高级将领荣誉佩剑,这货色张楠其实有,不过也没放过:外甥看得两眼放光!

  外甥喜欢就给,反正自己连更高级,剑柄用象牙制造、送领导专用的冲锋队礼品佩剑都有几柄。

  这里还有稀有的冲锋队统帅堂旗卫队佩剑,品像不错,都买下来。

  这家的店主本就是如今莫斯科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