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最好的都给你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楠和张丽被老林拉倒了首桌。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王导也不客气,看其它桌子上的年轻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们兴致都不错,也就不多计较了。

  张楠将木箱放在桌子上,打开,小心的将赏瓶取出。

  这下一群人的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国宝呀!”林成夫戴上眼镜仔细打量。

  看到有宝贝展示,边上几桌的人也一股脑儿凑了过来。

  “都悠着点,别挤!别挤!这不是道具,是宝贝!当心点!”说话的是王导,大声提醒众人。

  他已经被赏瓶精湛的制作技艺震撼到:“这就是红楼!曹雪芹的红楼梦!”

  导演很激动,演员们也一样,这可是非常接近于曹雪芹那个生活时代的,而续写者高鹗就在那个时代生活。

  王导绝对熟悉历史,看了一会后说道:“《红楼梦》在乾隆中后期出现了民间抄本和戏剧,至乾隆晚期才名声鹊起,书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红楼梦》。这个“十二金钗图”赏瓶是乾隆时代结束后进入嘉庆第九年二月,应该是由景德镇御窑厂画师绘制烧造的。你们看,瓶上绘有“甲子年春月”,应该就是1804年二月。”

  说着还指点年轻人,“乾隆驾崩后几年,此瓶仍用乾隆款,难得。”

  张楠也道:“各位,在赏瓶这个时期之前,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关于《红楼梦》的纸、绢本画作。此瓶之前,最早关于《红楼梦》的画作还是同治、光绪年,由民间画师孙温和孙允谟花费整整十年描绘的120回本《红楼梦》图册。”

  张楠二十多年古玩不是白玩的,这个清楚得很。

  “国宝!绝对的国宝!”

  宝贝赏瓶除了几位前辈亲自上手看了看,其他人只能围着瞅瞅,老同志们可不敢让小家伙们碰这个宝贝:在“红楼人”的眼里,这可是国宝中的国宝!

  这会一同在餐厅里的“十二金钗“们最热闹,比对着瓶上的十二个人物对号入座,除了妙玉,其她十一位还真不好认。

  闹哄哄鉴赏完毕,张楠将赏瓶小心放入箱内保护好,众人还意犹未尽。

  直到示意服务员上菜,大家还在讨论赏瓶的事。

  “过会你拿回房间里慢慢看。”张楠小声对小姑娘说道。

  这时高导开口了,“小张,这赏瓶你打算收藏还是?”

  “这也是要送给阿丽的礼物,不卖,也不捐赠。”表明态度,免得有人惦记。

  这时张丽眼珠流转,道:“楠哥,这赏瓶很贵吧?”

  “5000外汇券,卖家不识货。如果在香江,这会拍卖至少几十万。我这还有文物商店开出的购买证明,海关不管,可以出境。不过我不卖,记得刚才说的话吗?”

  “嗯。”张丽当然记得——“我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你,只有最好的才配得上你!”

  “张丽,刚才说什么悄悄话了?”

  一看,“尼玛,是厉害的王熙凤!”这邓姐就是厉害,同为蓉城人,可把张丽照顾得紧!

  张丽脸又红了,小声对着邓洁说:“不告诉你!”

  这下几位老前辈都笑了。

  “对了,小张现在在哪一行?”王导问道。他可是把张丽当得意门生,朋友来探望不好多问,但看这架势是要谈恋爱的,得帮着把把关。

  红楼里的这些大家闺秀拍了几年电视,对于现实社会还青涩的很,全中了红楼的毒。

  王夫林一开始从形象上看还以为张楠是华侨一类,一出手无比大方,但又不像个只会拿钱砸人的海外富家公子。一口普通话标准无比,加上自爆是江南省人,开的又是晋省的警车,这实在有点搞不明白。

  “我是个采购员,也能算个古玩藏家和古玩贩子,还能给人算算命。”

  “有这么有钱的采购员吗?还能算命?谁信呀!”在座的各位一听,没几个信。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