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章 为了一万要灭口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伟荣没死盯着问钱的来源,不过张楠还是打算说个半真半假:“去年掏老宅子,5块钱买了个四五十斤重的木头佛像。结果我发现佛像背后好像以前给动过手脚,觉得奇怪撬了撬,最后掏出来3条大黄鱼。我去银行卖了两条,一共5万多,还留了一条舍不得卖。

  “别卖了,留着,这东西是家底。”

  “给佳楠留着,取媳妇用,嘿嘿!”

  “男孩子要什么大黄鱼,又不是嫁女儿压箱底。”姐夫不眼红:他知道“大黄鱼”是什么,就十两重的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

  没在这个问题上多计较,项伟荣不想多问,人人都有点秘密,张楠也懒得多解释:他的那个“密码本”第3条就是那个佛像,只不过不是买,而是自己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去隔壁县一个废弃的寺庙里搬来的。不然等那座寺庙几年后重修,这个秘密就会被发现。

  而且不是3条,是六条、两种款式的“大黄鱼”!张楠一口气在各地银行卖了4条常见的(80年代中期只有银行能进行黄金交易。)解放前沪上中央造币厂铸造的十两金条,这会金价80多,要不是为了留个念想,加上余下两条是少见的欧洲旧金条,他早就全卖了!

  解放前沪上外滩中央造币厂铸的金条,30年后也许值钱,但完全没现在卖了来得实在:几十年时间金价就长了三四倍,就算加上收藏价值也比不上套现。

  张楠又不是把钱拿去存银行生利息,单单两元“车工”他就一口气换了五万!将来价值半个多亿!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